【摘 要】
: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大,页岩油资源成为了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研究页岩油的赋存特征对页岩油的资源评估,勘探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页岩油在纳米级石英狭缝中和石墨烯狭缝中的吸附特征.在COMPASS力场下模拟了355K,18MPa(松辽盆地青山口组Ro=0.9 %时的地质条件)条件下,混合烃分子在纳米狭缝的吸附行为,分析了烃类分子的混合物和各组分烃
【机 构】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大,页岩油资源成为了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研究页岩油的赋存特征对页岩油的资源评估,勘探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页岩油在纳米级石英狭缝中和石墨烯狭缝中的吸附特征.在COMPASS力场下模拟了355K,18MPa(松辽盆地青山口组Ro=0.9 %时的地质条件)条件下,混合烃分子在纳米狭缝的吸附行为,分析了烃类分子的混合物和各组分烃分子在纳米级石英狭缝和石墨烯狭缝中的吸附密度特征,以及温度对石墨烯狭缝中油吸附密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南海北部下陆坡STD235沉积柱状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结合孢粉鉴定结果,重点探讨该沉积区末次盛冰期晚期以来海陆源输入变化、源区的古植被演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在涠西南凹陷部分湖相烃源岩中检测到高丰度的重排藿烷类化合物、丰富的奥利烷和C304-甲基甾烷,这3类化合物含量都较高的现象在涠西南凹陷烃源岩中较为少见,烃源岩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也鲜见报道.笔者从成熟度、沉积与成岩环境、生源构成等几个方面探讨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中度17α(H)-重排藿烷的成因,对精细油源对比及确定主力烃源岩等具有重要意义。
干酪根及其它沉积有机质在裂解过程中会形成丰富的甲基、乙基等,它们与氢结合而形成甲烷、乙烷等天然气组分,也可与其他物质结合,如芳香烃,形成甲基化、乙基化的芳香烃,从而影响裂解反应的进程.在地质体系中,芳香核与链烷烃系列物质相伴存在,因此芳香核将对天然气的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产生一定作用。本研究表明芳香核及其甲基化作用的发生对实验体系中形成的气态烃的碳同位素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存在于400℃之前
针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页岩油的勘探在埋藏3500m以上以勘探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泥质灰岩为主,而在3500m以下富有机质纹层状和层状泥质灰岩和灰质泥岩均为页岩油有利的勘探目标。
天然气可作为川中大安寨段低幅度、无水致密储集层油气运聚的动力。因此,虽然整个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呈现大面积普遍含油的特征,但是在外来天然气的驱动作用下,由于驱动力作用的差异,使得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平面上油气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川中西部高气油比井或井区明显较多,外来天然气驱动力较强,油气富集程度较高;而东半部高气油比井较少,天然气驱动力相对较弱,油气富集程度也较低。
本研究在对罗69井取心段岩心系统开展常规热解与多温阶热释分析基础上,结合轻烃恢复结果,定量剖析了取心段的含油性特征与不同赋存状态油的量,为评价射孔段试油效果不佳提供科学依据。常规热解分析特征参数图显示,3040~3051m和3056~3066m井段具有相对较高的总有碳(TOC)和氢指数(HI),但游离烃S1、油饱和指数OSI(S1×100/TOC)以及烃产率指数(S1/(S1+S2)%)均属相对低
页岩油气是自生自储、原位饱和成藏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孔隙中可同时存在原油、地层水或天然气.实验室测定岩石中含水量的方法有多种,对于致密的泥页岩,由于孔隙很小,以纳米级居多,常规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无损探测和准确评价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孔隙流体特性,是一项重要的储层评价技术。本文分别用核磁共振方法和热释水在线色谱方法对济页参1井泥页岩的含水量进行了测试。所用样品未经洗油,取心后直接
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部,是在中、古生界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新生代内陆断陷湖盆,蕴藏着较为丰富的石油资源.凹陷内沉积了白垩—第三系地层,白垩—第三系经历了两个断~坳构造(沉积)旋回,发育2套含盐层系,并形成新沟嘴组及潜江组两套成油系统.盐间层既是生油岩又是储油岩,其生成的油气由于上下盐岩封隔形成众多层状盐间非常规油藏。本研究发现,潜34-10韵律S1含量为2.06-26.38,平均为21.09,具有高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法对四川盆地南缘下志留统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基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Loucks三分法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页岩储层的孔隙划分为4种类型:粒内孔、粒间孔、有机质孔和微裂缝。对研究区页岩进行氮气吸附测试结果表明,页岩孔隙结构以墨水瓶状孔和平行板状孔为主,而页岩中的微孔多是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
本文以淮南煤田潘集深部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扫描电镜、等温吸附实验方法,分析了深部煤储层孔隙结构与甲烷吸附能力,探讨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此研究对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