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防洪现状及展望

来源 :第二届长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具有峰高、量大、历时长的特点;洪水来量大与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堤防一旦溃口,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淹没历时长、损失大,甚至会发生大量人口死亡的毁灭性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上下游、左右岸、江湖之间防洪关系复杂,矛盾较多。针对这些特点,对长江的防洪治理提出“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指导方针及“江湖两利,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指导原则。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开展了堤防整修加固;实施了下荆江系统裁弯;安排或兴建了荆江分洪区、汉江杜家台等一批分蓄洪工程;兴建了汉江丹江口、清江隔河岩等一批具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库。初步形成了由堤防、部分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防洪体系。长江防洪的关键性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09年全面建成,这标志着长江防洪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他文献
江苏位于长江尾间、黄海之滨。江苏的发展得益于长江得天独厚的优势,是长江的治理和保护,支撑了江苏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是长江的治理和保护,带来了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辉煌前景,燃起了沿江人民对美好明天的共同希望。本文结合江苏具体情况,提出要加强长江的治理和保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统筹考虑防洪保安、水资源供给与保护、生态保护、通航、岸线利用、血防等综合目标,全面规划
三峡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在其战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预期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尤其是由其投运导致的“江湖关系”调整而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已成为研究应对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三峡工程投运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以及对荆江及荆江地区的影响分析,提出积极应对各种变化的对策建议,以便充分利用有利变化,积极应对不利影响,保障荆江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中国东、中、西部水运大通道,也是西电东送能源大通道,特别是南水北调,将长江流域的部分水资源调到千旱缺水的黄河、海河、淮河流域,将对全国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和黄、淮、海、华北、西北地区环境生态改善产生重大的效益,影响深远。但长江流域存在重大水安全问题:(1)洪、涝和风暴潮安全;(2)干旱城乡供水安全;(3)水环境、水生态安全,特别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山洪、泥石流等。因此干、支流水库
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新长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也是《长江宣言》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宗旨。长江流经安徽800里,皖江地区是连接我国中东部的重要经济文化走廊,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冶金、汽车、建材、化工基地,是安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构建健康和谐新长江,关系到皖江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将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管理高效、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涉水事务管理与公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水安全是关系整个流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维护健康长江、保障流域水安全,是我们的共同使命。本文结合四川特殊的地位情况,针对水安全现状不能适应维护长江流域水安全的需要,以及水安全在长江流域水安全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提出应加快构建支撑四川科学发展的水安全体系,积极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着力抓好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大战略工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和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形成的地形屏障,是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基地和水能资源接续基地,西藏的生态安全涉及和影响着全国乃至更广阔地域的生态安全。现就西藏水利与生态环境的建设成就、西藏河流流域安全与管理方面的特点,以及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水和谐等方面展开讨论。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中段的格拉丹东山脉,是“三江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江源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环境,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确保该地区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对促进源头地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维系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长江源区生态现状,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提出进一步推进长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和措施。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长江的开发利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也日渐突出,引起了中国各界人士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长江流域的健康保护问题.被适时地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分析长江流域的主要环境污染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变长江流域的现状,以保证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流域经济、
分析洞庭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三峡水库下泄流量调度方式,通过建立富营养化评价指标的预测模型以及水环境容量数学模型,探讨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的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容量的影响。
分析了三峡工程分期蓄水初显“清水”冲剧荆江河道的影响,而荆江“三口”分水分沙变化使洞庭湖获益明显,三峡建库可以缓解洞庭湖的洪水压力,减少入湖泥沙,延长湖的寿命,但不能解决洞庭湖自身的根本问题,因此认为三峡工程防洪库容调节特大洪水能力有限,江湖关系密切,要做到两湖和谐才能双赢,需要我们齐抓共建,统筹规划,加强科学研究、原型观侧和新技术应用,建立健全预防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