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岩石断裂力学理论,控制危岩破坏的核心问题是其主控制结构面的断裂扩展,结构面受力特征可归结为三大类:受拉、受压和受剪,崩落型危岩主控制结构面主要是受拉剪作用,本文从振动理论观点出发,建立起崩落型危岩振动理论分析模型和数学解析式,并与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了崩落型危岩倾覆安全率与其在激振状态下卓越频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并通过现有的几种野外危岩结构面经验值,给出了利用危岩卓越频率判断其危险度的
【机 构】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
【出 处】
:
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岩石断裂力学理论,控制危岩破坏的核心问题是其主控制结构面的断裂扩展,结构面受力特征可归结为三大类:受拉、受压和受剪,崩落型危岩主控制结构面主要是受拉剪作用,本文从振动理论观点出发,建立起崩落型危岩振动理论分析模型和数学解析式,并与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了崩落型危岩倾覆安全率与其在激振状态下卓越频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并通过现有的几种野外危岩结构面经验值,给出了利用危岩卓越频率判断其危险度的关系曲线.该方法为我国解决危岩危险度快速准确识别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2015年发生在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形势背景、环境热动力条件、强冰雹发生前地区环境场变化、超级单体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冷涡槽后干冷气流影响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高低空急流以及地面辐合系统的配置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热动力条件;高CAPE值、逆温层、低层适当水汽条件、及较强
从一次华南强对流天气个例着手,分析了强对流天气的分布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关系,并进而讨论对流有效位能取值与地面露点的关系.以除地面气温和露点外,层结曲线基本相似的河池和百色为例,说明地面露点的高低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大小密切相关.通过热力学图解说明为什么露点的差异能显著改变对流有效位能的大小,并具体计算了露点差异所引起的对流有效位能的变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此例中,气温对对流有效位能的影响接近线性,每变化
飑线是产生灾害大风的重要系统,强度和影响范围大.在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自动识别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飑线优化识别方法,识别主要参数选取反射率因子、长轴长度、系统面积和线性程度,按照反射率因子5dBz递增原则,选取四组识别参数对雷达回波多次识别,择优选取线性程度高且包含最强回波的飑线作为当前体扫的飑线最优识别结果.通过对140个体扫126个飑线识别效果检验和对应大风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识别方法能够同时识别
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地面观测站的降水、天气现象、雪深和气温等常规资料,统计1981-2010年冬季暴雪个例,结果表明:近30年全市共发生19次暴雪过程,其时空分布不均,1月发生最多,约占全部暴雪站次的61%;东南部地区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且2000年以后西北部地区没有出现暴雪.经过普查历史天气图,认为暴雪天气发生与500hPa西风带低槽、地面中等偏强冷空气、700hPa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7
2014年10月27日中国四川盆地(简称:盆地,下同)发生了一次暴雨,成为1951年以来全年最晚出现的大范围暴雨,该暴雨是由于850hPa盆地倒槽向西南涡演变过程中,中尺度低空急流与高空急流相互作用引起的强烈上升运动造成,在西风槽与副高作用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有两支分别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南侧的云带建立,受槽的东移及盆地低空急流、倒槽和低涡影响,两支云带相交附近出现了MCS,这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利用时空密度较为密集的福建省区域自动站降水量等资料,确定更高时空分辨率下的台风暴雨突然增幅标准,开展台风暴雨突然增幅的机理研究,发现在台风暴雨突然增幅区,常伴随着中尺度辐合区,这种中尺度辐合区,具有良好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水汽输送条件,有利于台风暴雨的突然增幅.分析中尺度系统与台风环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发现台风环流、中尺度辐合线、次级环流之间正反馈作用,为暴雨的增幅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场.建立了在
利用2011-2014年宁夏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天空状况本县级城镇气象观测站与所辖行政区内各乡镇和行政村自动气象站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分布规律,构建了基于县级城镇日最高、最低气温的行政村日最高、最低气温订正模型,分季节和天空状况建立了基于县级城镇日最高、最低气温的行政村日最高、最低气温订正指标,并应用到宁夏精细化预报业务平台行政村温度订正预报.通过对2015年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廓线雷达产品和地面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对2015年1月9-10日雨雪过程的影响系统和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南支槽、700hPa切变线和地面强冷空气是本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从风廓线产品上看,降雨增强前信噪比(SNR)增大,当雨转雪时SNR强度由小增大,但大值区出现高度比降雨时低.降雪持续期SNR的强度比降雨期小,为15~30dBz.SNR增大对降雨
利用湖南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2月6-18日湖南出现的三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并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三次过程的微物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南支槽、高低空急流、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三次雨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三次过程强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急流和冷空气的强度、位置以及锋区的强度;三次过程期间,孟加拉湾上空有三次正涡度平流东传,并对应500hPa南支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和NOAA相关资料,首先研究了2014年夏季浙江低温多雨的环流和海温影响因子,然后探讨了低温年和高温年的大尺度预报因子.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的持续偏弱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偏强偏南,是夏季异常低温多雨的重要因素;PDO、ENSO和IOBW暖位相的维持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持续偏高,能指示出夏季的异常低温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