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利用GIS软件为手段,对江西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各文化遗址变更与气候环境演变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较少,空间分布疏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丘陵地区.至商周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布范围扩大,遗址分布海拔有向较低平原地区转移的趋势,此时期分布以赣江中、下游和鄱阳湖西岸最为密集.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气候环
【机 构】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利用GIS软件为手段,对江西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各文化遗址变更与气候环境演变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江西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较少,空间分布疏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丘陵地区.至商周时期遗址数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布范围扩大,遗址分布海拔有向较低平原地区转移的趋势,此时期分布以赣江中、下游和鄱阳湖西岸最为密集.江西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气候环境的冷暖干湿变化与本区域古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相关性,主要体现为:1)区域文化演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表现为,气候适宜时本区文化虽得以发展,但是却没有出现高度文明,但是在气候冷干的商周时期,却迎来了本区文明的发展阶段,即吴城文化和万年文化的发展.2)区域的遗址数量与气候波动呈现负相关关系:气候暖湿期,遗址数量增加幅度较小;冷干期,遗址数量增加幅度变大.3)各时期文化遗址空间移动在一定程度受制于气候的演变影响,但由于整个区域生态支撑能力较强,生物营养源丰富,因此本区域遗址空间分布格局基本集中在北部地区.
其他文献
广东惠来全新世海岸沙丘发育于龙江入海口以西,是华南沿海典型的风沙作用海岸地貌。在惠来海岸选取典型的全新世海岸沙丘,人工开挖沙墩剖面,对该剖面地层进行高密度采样。实验结果显示了风成沙及相关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表明,风成沙、古土壤、风水两相沉积物和泻湖沼泽相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各有不同。总体粒度特征为以细沙为主、分选性较好、偏度均为负偏和峰态较宽且峰态值变化较小。结合前人的研究成
古风成砂是沙漠环境的标型沉积物,通常认为是干旱多风气候的产物.它的存在反映了流沙的出现或扩大.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昆仑山和秦岭之间,属于季风边缘区,受低纬度季风环流、中纬度西风环流以及高纬气团等的影响,对气候和环境变化敏感.共和盆地风成沉积广泛分布,尤其是以"木格滩组"为代表的全新世沉积,被认为很好地记录了风沙活动历史与古气候变化.选取共和盆地8个风成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结合磁化率
毛乌素沙地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以南黄土高原以北区域,处于现代东亚季风区西北缘,是中国北方四大沙地之一.沙漠与黄土在地貌上属于同源异相的"孪生沉积",同时毛乌素沙地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潜在物源区之一,因此,毛乌素沙地风沙沉积物磁学特征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为该区的气候变化和沙地演化研究提供气候和环境替代指标,还将为建立更为系统的风成堆积物磁学特征变化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选取位于毛乌素沙地东缘,深度为7.4m的
深入了解表土有机质碳同位素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定量重建过去气候变化的基础。虽然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上都比较明了,然而,表土有机碳同位素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北方还存在争议。例如,表土有机碳同位素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在黄土高原呈正相关(An等,2005;Liu等,2005),而蒙古国-宝鸡断面的结果却与之相反(Feng等,2008),这种差别是什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δ13C) of bulk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reconstruct past climate changes.However,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sotope is po
环境磁学方法是黄土古气候重建的重要手段。过去在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建立了若干表土磁学指标的气候转换函数。然而,对黄土高原表土磁性变化与气候参数的定量关系研究仍存在至少以下方面的问题:1)过去主要以单一的磁化率指标为主,其他能较好反映成壤作用的环境磁学指标,如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以及等温剩磁等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研究较少;2)用于建立统计关系的表土样品量相对较小,使局地因素的潜在影响无法较好地去
本文以毛乌素沙漠东缘具有风成沙与古土壤交替的神木剖面为代表,在AMS14C定年基础上,通过常量元素分析,探讨了该地全新世早期(~7600-10800 cal.yr)沙漠气候百年尺度波动.结果表明,除Si、K、Na外其他常量元素含量值在固定沙丘砂中都表现为低谷,在沙丘砂上覆的古土壤中则相对为峰,构成8.5个谷峰交替变化的元素旋回.对常量元素进行主成份分析,将其PCA F1与董哥洞石笋δ18O和大气剩
黄土高原风尘物源研究不仅为解释粉尘搬运动力和沉积后期风化成壤作用提供了前提,同时也为查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对东亚季风-干旱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可能。目前,在构造尺度上,风尘物源变化研究多集中在7-8Ma以来,如Sr-Nd-Pb同位素和石英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虽然也有更长时间段的研究(~ 22Ma以来的Sr-Nd同位素),但取样分辨率相对较低,难以刻画物源变化的细节。
绿泥石是中国黄土含量最高的粘土矿物类型之一.近年来,一些绿泥石风化指标已经被成功地用来反映黄土沉积的风化作用强度,并有效地揭示黄土高原地区第四纪以来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的变化.本文对末次间冰期以来,环县、西峰、长武和渭南四个剖面中小于2微米的黄土-古土壤粘粒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开发了一个反映绿泥石风化指标--绿泥石衍射峰比值(绿泥石衍射峰0.47nm和0.7nm积分面积比值).
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硝酸盐的含量和来源对于全球陆地氮排放量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格尔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受高原沙尘过程影响严重.2008年1月到6月,我们对格尔木地区的大气沙尘进行了连续观测和采集,并对所采集的气溶胶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可溶性离子分析.观测期间格尔木地区NO3-离子浓度和TSP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NO3-离子和TSP浓度均为春季>夏季>冬季.分析显示观测期间记录的沙尘天气过程,对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