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钢销轴调质脱肩开裂失效分析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热处理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b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45钢调质处理脱肩开裂失效件进行检测,通过理化检测分析,工件开裂失效是由于原材料及机加工缺陷造成的.原材料中非金属夹杂物增加材料的脆性;带状组织割断基体的连续性,材料组织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大幅度降低零件的横向抗拉强度;热处理组织转变的差异,使原本顺着带状组织条间开裂的裂纹改变了扩展方向,沿组织转变差异的应力不均匀过渡区,向工件外表层倾斜并延伸至工件外圆表面,形成环状脱肩开裂,指出产品机加工过程必须按照标准及技术要求,对台阶、凹槽、边角等部位进行倒角,尽量减少这些部位的应力集中程度。根据产品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降低工件热处理变形开裂的倾向。
其他文献
某批次GCr1 8Mo钢制下贝氏体等温淬火的轴承外圈尺寸出现异常,通过分析其金相组织、残奥、冲击功等性能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轴承套圈奥氏体化淬火冷却时,由于产生部分马氏体组织转变是导致尺寸异常的根本原因,提出加强对批次产品外圈的尺寸检测,可以在现场金相检验条件不足时,准确判定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缺陷产品。加强对淬火槽及等温槽的温度监控,避免因设备和其它原因导致的不合格品的发生。
本文针对某型号动力输出从动轴在使用中发生早期断裂,从产品结构、动力输出从动轴的材料、圆角处锻造流线分布、流线与零件承受的拉应力方向的匹配性、与动力输出从动轴法兰所连接的螺栓、螺母的结构、金属材料的预处理、零件的装配等方面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引发了一点思考,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改善材料成分,使其符合42CrMo钢的要求;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即对轴基体调质处理,提高其硬度,对关键部位
从材料的特性、齿轮与花键两部位不同的渗碳层深度、渗碳和淬火前后允许的尺寸畸变量等方面,分析了18Cr2Ni4WA从动齿轮轴的热处理技术条件,提出了控制产品质量的几项措施,通过采取调整工艺流程、尽可能减少切削加工残余应力和热处理内应力、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等手段,将其技术要求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
通过热处理工艺分析,得出齿轮表面内氧化深度超差的原因,通过提高渗碳温度和碳势、提高淬火温度并在淬火保持阶段通氨气和减少装炉量有效地改善了齿轮表面内氧化深度.
本文对GCr15钢轴承外圈各种失效件,分别进行理化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3#失效件是由于磨削烧伤,表层形成二次淬火马氏体层,产生了拉向应力的裂纹及开裂.4#失效件属于热加工锻造的折叠裂纹.综合以上的失效开裂形式及原因分析,无论是磨削还是锻造引起的裂纹及开裂,都是加工时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在今后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在液压元件中,绝大多数的零部件采用金属制造,当使用水作为工作介质时,元件材料不可避免地发生较严重的腐蚀和磨损.本文分析了用于水液压元件新型材料耐蚀耐磨的热处理及特性,指出在海、淡水液压元件的研制和设计中,工程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根据工作条件和环境,正确选出这些材料是保证水压元件正常工作的前提。
针对机械支撑板在调质淬火过程中出现严重开裂问题,作者对该零件中碳结构钢进行了成分化验、宏观检验及微观的电子显微分析及金相分析.分析结果说明造成零件严重开裂的原因一是原材料中存在气泡坑孔和非金属夹杂缺陷,破坏了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形成了裂纹源,这就是产品严重开裂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热处理时加热温度过高形成了粗大的马氏体组织,增加了金属的脆性.
乳化液泵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曲柄连杆机构推动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曲轴主要承受弯曲扭转应力,损坏形态一般为疲劳断裂或轴颈磨损两种.本文对某单位一台煤矿乳化液泵断裂曲轴实物从材质、热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断裂的主要原因,提出曲轴毛坯尽可能采用模型锻造,保持金属流线,既可提高曲轴的可靠性又节省原材料和加工消耗,且材料应采用优质合金钢进行预处理,同时对非金属夹杂物等严格控制;机械加工方面应提高零件的加
针对在双2500T锻造生产线生产某调质曲轴42CrMoA钢,两种热处理(形变热处理与普通热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参数确定,过程控制等具体实施过程和结件下的调质件本体取样,进行金相果,对不同工艺条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曲轴执行形变热处理调质工艺比普通热处理调质工艺、具有很大的优势,产品截面硬度分布均匀,具有更完善的综合机械性能.形变热处理工艺能很好地应用于该曲轴的调质生产中.
2012-08-28接客户反馈:经本公司热处理后的齿轮出现黑斑。用能谱仪(EDS)检测了齿轮工件表面黑斑处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黑斑处有NaCl存在.由于工件发生黑斑缺陷时为8月份的高温、潮湿季节,据此推测出工件表面的黑斑是由于:工人作业时不小心将汗液滴在了工件上,未能及时抛丸和清洗并经长期放置,使工件表面产生了锈蚀,形成了蚀坑造成的.用试验的方法对上述推测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