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孤儿指的是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18岁以下的儿童,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我国艾滋孤儿人数逐年增加。他们面临着生活、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中国政府针对艾滋感染者的生活保障提出了"四面一关怀"的政策,并由此政策提出了三种艾滋孤儿的抚养方式:由孤儿院集中安置的机构集中抚养,由扩展家庭安置的模拟家庭抚养和仍由在世一方父母抚养的家庭分散抚养。艾滋孤儿的生活得到保障,教育状况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但其心理干预措施甚少。现阶段对其心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问卷调查方面,实验室研究较少。对此,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运用工作记忆的经典数字n-back范式,考察模拟家庭抚养、机构集中抚养、家庭分散抚养三种不同抚养方式对艾滋孤儿工作记忆的影响。被试选取了河南省上蔡县90名艾滋孤儿,其中模拟家庭抚养组18人,机构集中抚养组36人,家庭分散抚养组36人,统一在电脑上进行由易到难的0-back、1-back、2-back任务并记录ERP数据。结果显示,在目标刺激出现后的320~380ms时间段,三种n-back任务均诱发了经典成分P300,记忆负荷在P300上主效应显著,其中0-back波幅显著大于1-back,同时1-back波幅显著大于2-back。抚养方式在P300激活上主效应显著,相较于模拟家庭抚养组和机构集中抚养组,家庭分散抚养组有更大的P300波幅,模拟家庭抚养组和机构集中抚养组在P300波幅上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是对先前进行长达12年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健康研究的重要探新,通过对不同抚养方式的比较,对艾滋孤儿的心理健康提供积极的指导,也能促进其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