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内非傅立叶导热现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介绍了室温条件下多孔材料内的瞬态脉冲激光加热实验及其理论分析。文中列示了实验观察到的、受微秒脉冲激光加热的多孔材料内的非傅立叶导热现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热扰动足够强(实验中反映为激光脉冲的脉宽足够小,脉冲功率密度足够大)时,才有可能在热扰动过后的极短时间瞬时观察到非傅立叶导热现象,而且明显的非傅立叶导热现象只可能在介质受热扰动位置附近的极薄厚度空间中存在;理论分析时采用了双曲线非傅立叶导热模型来描述多孔材料受微秒脉冲激光加热这一非傅立叶导热过程,并用有限差分(FDM)结合MacCormack预测-校正(Predictor-Corrector)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定性地吻合。
其他文献
以氟里昂—11、氟里昂—113为介质,对十一根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进行了单管的池沸腾实验,并用单隧道多孔表面研究了多孔面强化传热的机理。该文还推导了多孔管的传热模型,并用实
该文作者将研制的Na〈,2〉O-B〈,2〉O〈,3〉-Al〈,2〉O〈,3〉-SiO〈,2〉系统玻璃,在自已设计的设备中制成1~2mm粒径的玻璃珠,经分相处理、酸溶、水洗,得到了气孔率为24℅左右的多孔玻璃微珠。
该文对多孔玻璃的研究与应用状况作了综述。
期刊
本文报道了开槽密度对R11在烧结多孔表面池沸腾换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红外对比实验研究是用AGA Thermal vision 780热像仪测量烧结多孔表面背面温度分布.通过对多孔表面背
该文对水蒸汽在复合表面竖管外的层流膜状凝结换热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理论研究和机理探讨。通过建立基于Darcy-Brinkman模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得出了液膜层的厚度变化、液膜层内的温度分布
该文选用钠硼硅玻璃为基体,通过二次成型法制备了多孔玻璃微球的性质及其用途,并详细论述了多孔玻璃的负载特性。
采用膏剂渗硼法或制取复合多孔板,可以提高不锈钢多孔板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对不锈钢多孔板(S.S)、渗硼不锈钢多孔板(S.B)及有锈钢与WC复合多孔板(S.W)的磨损模拟实验,分析了其抗磨损原
当多孔材料发生熔化时,由于多孔材料的多孔度α的概念不明确,使多孔材料的本构方程P=1/αF(1/αV,E)不能够正确地描述此时多孔材料的总压力,出现本构方程有适用的问题。为此,引入了一个新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