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从博弈的角度探讨在耕地保护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耕地保护问题,以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会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农户是否保护耕地与其种地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农地非农化所获收益有很大关系.研究结论:要使耕地保护的政策顺利实施
【机 构】
: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出 处】
:
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从博弈的角度探讨在耕地保护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倾向和博弈关系,从决策主体行为出发,研究耕地保护问题,以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正常推进以及农地的有效保护.研究方法:博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等会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农户是否保护耕地与其种地收入、外出打工收入、农地非农化所获收益有很大关系.研究结论:要使耕地保护的政策顺利实施,中央政府需要完善监督体系、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并提高农民从事农地种植的收入.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思路.研究方法:叠加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研究结果:基于耕地质量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不仅面积增加了20.73hm2,调入的基本农田利用等、肥力、环境健康、地化综合质量都大幅提高,研究结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新常态下的耕地保护重要要求,是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工作.该思路不仅丰富了耕地综合质量的内涵,有利于全面掌
研究目的:探析基本农田划定外部性及障碍因素,提出针对建议.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和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指标、现状、利用、权责、衔接等方面尚存问题,且成为基本农田划定数量、质量和生态,以及责任落实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障碍因素,如若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划定工作进度、质量与成效,甚至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沦为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研究结论:通过改变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下达模式,制定污染耕地调查评价体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国土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试点县成果,在新增耕地系数和等级折算系数的基础上构建耕地数质并重的平衡分析方法,分析县域规划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能力.以湖南省沅江市为例,研究其实现数量平衡和数量质量平衡需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结果显示,通过分析沅江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可满足县域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的需要,但存在较大压力,尤以数
山坡旱田耕作是山丘地区上许多少数民族悠久和不可缺少的生计.但其产量差,缺乏可持续性,跟不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不符合日益受到关注的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利用休耕过程进行土壤肥沃度修复.文章对休耕期过程中猫豆(Mucuna utilis)与木豆(Cajanus indicus)两种改造土壤能力的豆科作物进行试验.两年的固氮作物种植已经生成植物覆盖层并大量提供生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
耕地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我国耕地资源匮乏且被过度开发利用.一些粮食主产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明显,水资源成为耕地产能限制因素,进行耕地水资源限制下生产能力核算有重要意义.通过多数据源融合空间插值计算得到太行山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平均下降速度为0.74±0.23m/年的背景下,本文参照耕地理论产能核算的方法,利用作物产量反应系数,对耕地理论产能进行了水资源限制下的修正核算.结果显示研究区理论产能明显下降,
研究目的:为了在自己的承包经营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农民对农地倾向于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负外部效应,直接影响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首先对农民农地外部投入行为的变化过程及产生的相关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农用负外部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对农地农用过程中因滥用化肥、农药、废弃地膜所带来的外部成本进行定量估算,最后在农地农用的负外部成本评
研究目的:测算出耕地资源在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家庭中的耕地多功能分值、基本特征及个体差异.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了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topsis相结合确定耕地功能值.研究结果:(1)农产品主产区农户家庭耕地功能呈现出养老就业功能愈发显著,选择馈赠功能和食物生产功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生态保障功能和经济贡献功能明显被弱化的特征.(2)农户家庭耕地资源功能具有分化特征,经济贡献功能、生态保障功
耕地非农化压力及其区域差异是建设用地指标区际配置的基础.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耕地非农化压力区际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对比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开展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格局研究,结合重心迁移模型,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的时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压力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中恩施市的耕地非农化
研究目的:运用率先试点耕地保护基金的四川省成都市和尚未实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湖北省武汉市的实证数据,分析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实施成效及其对不同区域农民家庭农业收入和农业劳动力配置的影响,探讨含有配套经济补偿机制的基本农田用途管制政策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的福利损失.研究方法:微观经济理论模型,二元logit模型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①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的实施成效受到农民个体特征及其所在区域
研究目的:测算甘肃省2020年、2025年、2030年土地人口承载力,并与未来人口数量进行比较,为土地利用规划和人口发展战略提供制定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短板效应法.研究结果:甘肃省2020年、2025年、2030年人口承载力远远大于未来人口数量.研究结论:甘肃省未来土地承载力有很大富余空间,能够满足人口增长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