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装置是一种在人工巢箱中捕捉繁殖期雌雄成鸟的装置,已在大山雀、杂色山雀、沼泽山雀和白眉姬鹟等小型洞巢鸟中进行抓捕验证,效果较好.在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利用人工巢箱吸引鸟类繁殖已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鸟类种群动态、生活史演化、数量遗传学、性选择等理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上述研究中,捕捉人工巢箱繁殖雌雄成鸟并取得其血液样本和体征指标是这些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对人工巢箱中繁殖成鸟进行捕捉,关键在于高
【机 构】
: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 辽宁省动物资源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36
【出 处】
: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装置是一种在人工巢箱中捕捉繁殖期雌雄成鸟的装置,已在大山雀、杂色山雀、沼泽山雀和白眉姬鹟等小型洞巢鸟中进行抓捕验证,效果较好.在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利用人工巢箱吸引鸟类繁殖已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鸟类种群动态、生活史演化、数量遗传学、性选择等理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上述研究中,捕捉人工巢箱繁殖雌雄成鸟并取得其血液样本和体征指标是这些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对人工巢箱中繁殖成鸟进行捕捉,关键在于高的捕捉效率和准确率,以及低的惊扰程度以防止弃巢.目前经典的用于捕捉人工巢箱繁殖成鸟的方法,主要是雾网法,即在人工巢箱附近悬挂雾网,等待成鸟撞网并被网挂住后,将成鸟从网上摘出.该方法在悬挂雾网和等待成鸟撞网上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成鸟上网后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将鸟从网上摘出,对成鸟惊扰较大.另外该方法效率低,在挂网和收网时需要两个人协同才可完成,并且有可能出现误抓等情况,一旦误抓后将对后续分子实验分析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组经过多次改进后获得的该新抓捕装置,该装置有三大优点:1、效率高,整个过程可单人完成。本装置小巧轻便,捕捉成鸟时一个人可在距离较近的几个巢箱内同时放置本装置,然后来回巡视。即同一时间可完成对多个巢箱中成鸟的捕捉。2、速度快,对成鸟惊扰小。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人工巢箱内部,成鸟感觉不到任何异常,捕捉效率与成鸟回巢频率相关。且被捕捉后成鸟是被困在巢中,几乎不会对鸟造成惊吓。3、准确率高。该装置只会捕捉进入本人工巢箱内的鸟类,在鸟类的育雏期非本巢箱繁殖成鸟不会进入该巢箱,因此该装置捕捉到的鸟可以肯定是该巢的繁殖成鸟。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电子废弃物不当拆解所造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问题.鸟类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而POPs对鸟类的影响多集中在个别物种的毒理学分析,且POPs在鸟体内的富集具栖息地、食性、年龄差异等特点,区域范围不同鸟种对POPs的响应模式缺乏研究.本研究以珠三角某电子垃圾二次拆解污染源暴露区、毗邻区、以及位于北江上游对照区的鸟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鸟种在种群、功能团和群落结
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给其动物宿主的免疫系统施加了很强的选择压力,促使与宿主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产生适应性的遗传变异.因此,阐明动物免疫系统进化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Toll样受体基因家族(Toll-like receptor (TLR) gene family)成员在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并激发先天性免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野生动物Toll样受体基因在种间和种内的进化
2013年4-7月,在陕西佛坪对黑喉歌鸲(Lusciniaobscura)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对2个巢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黑喉歌鸲5月初迁来佛坪进行繁殖,营巢于竹林边缘小陡坡上的天然土洞中(坡度72.5°±12.5°),洞口与地面垂直并略向上倾斜,洞内基本水平.洞口高(18.06±2.19) cm,洞深(18.52±0.61) cm.洞口距地面高度(67.50±12.50)cm.巢位于
禽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Plasmodium)、血液变形虫(Haemoproteus)和住血原虫(Leucocytozoon)等原虫所感染的血液寄生虫疾病,其传播需藉由蚊、蠓等吸血昆虫做为媒介.由于病媒和病原需在较温暖地区才能顺完成其生活史,禽疟疾通常较盛行于温暖的地区.本研究以广布于中国的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对象,探讨其体内禽疟疾在各地的盛行率和寄生虫的亲源地理.一共检测来自
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选两对健康的成年丹顶鹤,采用目标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行为观测,同时收取粪便提取激素,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笼养丹顶鹤粪样中睾酮、孕酮、雌二醇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笼养丹顶鹤繁殖行为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其对鸣、炫耀行为的高发期在3、4月份(P<0.05),营巢行为在3月份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丹顶鹤的交尾行为集
2012年3月至5月及2013年3月至7月,根据亲鸟行为判定巢址法和系统搜寻法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短尾鹪鹛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短尾鹪鹛繁殖期为2-7月,繁殖高峰期在3月中上旬,孵卵期为8-9d,育雏期为9-11d.卵椭圆形,白色基底,上面遍布大小不一红褐色斑点或连成一小片.窝卵数为3枚,卵重3.48±0.39g,卵大小为24.20(±1.32) mm×17.14(±0.78)
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选择高潮带光滩、中潮带光滩、低潮带光滩、高潮带米草丛和潮沟边滩(无米草分布的区域)等栖息地类型,从鸻鹬类嘴长和觅食策略2个角度研究了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的主要底栖动物是双壳类和甲壳类动物,其分布和鸻鹬类的分布基本一致;嘴长50mm以上鸻鹬类的密度与甲壳类密度显著正相关,嘴长25mm以下鸻鹬类密度与双壳类密度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显著正相关,嘴长25-5
2012年4-6月及2013年3-7月,采用温度记录仪和红外线照相技术,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7巢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3月底4月初迁飞至该保护区,巢址选择和筑巢高峰期为4月中旬至下旬,巢基本呈圆形,直径94.1cm(n=11),距水面高度13cm(n=11);产卵期为4月底至5月10日前,窝卵数为2枚(n=11),产卵间隔为2-
糖皮质激素在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免疫反应、行为和认知等功能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糖皮质激素需要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这些重要功能.目前,在脊椎动物中糖皮质激素有高亲和力的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低亲和力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两种类型.一般本底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与MR结合有助于机体应对可预测的环境变化,而应激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与GR结合有助于机体应对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而在鸟类中,对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