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益经汤治疗月经过少30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2017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经行时间缩短至1-2天,经量亦少,甚至点滴即止者,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30mL,甚或点滴即净为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同时并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为闭经、不孕、卵巢早衰等.故及早治疗本病对维持女性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生育能力,延缓衰老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四逆散源于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主方以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功取疏肝理气之效。许师临床用四逆散治疗妇科疾病,取柴胡疏肝解郁、宣通祛滞;用枳实、赤芍行气活血、凉血散瘀、消结除滞:生甘草清热通脉。常配伍三七化瘀活血,麦冬养阴生津、润通胞脉,丹参、当归活血养血,炒白术、生黄芪补气健脾等,加味配伍以期理气活血的同时养阴养血理气不
韩氏认为“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的经验,其配伍经千锤百炼,己炉火纯青,具有可重复性和确定性。在唐宋时期的医书之中就有很多理论与配方是从“经方学派”演化而来。“经方”,经过后世医家长期的临床应用,对其经验更加丰富,表述也更加细腻。“经方”作为母方,依据辨证为核心,遵循“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的理论原则,加减化裁,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对于现代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谈起中医四大经典,业内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第二种说法是《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经方无外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作者有幸拜三晋王氏妇科王金权老师为师,在跟师过程中,常见老师用经方及合方效如抨鼓。作者认为临床应该遵守医圣古诊法,必要时内经、伤寒遍诊法、伤寒腹诊、难经腹诊等选择使用,才能提高疗效。
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无排卵型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肖承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博采诸家之长,并结合现代医学进展,进行辨证论治、综合论治、个体论治,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诊治崩漏经验及方法。肖承悰教授作为妇科大家,多年来倾心研究中医药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衷中参西、辨证论治、知常达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且均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疑难重症,经血非时而下,或暴下如注,或淋漓不尽。历代医家均将崩漏专立门类进行讨论,崩漏治疗历代均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塞流”是历代同用急则治标之法,用药大多以固涩、收敛之品以止血。哈氏在此方面独具特色,认为止血绝非一味固涩,而是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分别采用清、补、温、泻之法治之,权衡常变,辨证施治。清法治崩是哈氏治崩四法特色之一。
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为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而“阴阳为五行之性,五行为阴阳之质”,五行之中有阴阳,阴阳之中寓五行,故调理五行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联系,防止其太过或不及,维持机体整体的相对平衡,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EMT和AM患者五行“土”偏盛,治疗时加强“克己”之“木”,可选用味酸、色青、入肝经、养肝疏肝之药,如白芍、柴胡、木瓜、积壳、夏枯草、天花粉等;同时减少生“土”之源“火”,故治疗EMs和A
“滋水清肝饮”出自高斗魁(号鼓峰)方,初载于杨乘六之《医宗己任编》,《医宗己任编·四明心法·二十五方主证》载:“疏肝益肾汤,凡胃脘痛,大便秘结者,肝血虚也,此方主之.”吴仪洛在《成方切用》中引用此方,以“肾”属“水”更名为“滋水清肝饮”沿用至今,该方由熟地、山云苓、茱萸、淮山药、丹皮、柴胡、白芍、当归、泽泻、枣仁、山栀,计11味药物组成.此方立方之初用于治疗肝郁阴虚之胃痛、胁痛,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山西太原阳曲县人.《傅青主女科》为傅氏代表著作,对妇科疾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其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推动了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全书辨证详明,理法严谨,制方精当,用药准确,切临床实用.笔者虽对《傅青主女科》几经研读,仍如管中窥豹,试探讨傅氏从肝论治月经病.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名医傅山的代表著作,该书对妇科经、带、胎、产常见病症都有精辟论述,“谈证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现介绍本书中关于经前、经后腹痛的辨治论治,辨证灵活独到,制方严谨恰当,用药轻清灵动,以求至简,对临床痛经病的治疗有广泛的指导意义,若能领会入心,临床上亦可得举一反三之效。
《内经》认为,天地自然有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人身阴阳之气的消长与之相应,所以会有“昼精而夜暝”的睡眠生命节律.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对《内经》不寐的病因病机作了探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己虚,气门乃闭.”这种阳气变化的规律产生了人的睡眠活动,出现生理性的盛衰变化,寤寐是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