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生态文明提出以来,基层林场面对新时期如何利用自然保护区学原理重新进行生态林区的单体规划,使其能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理念相适应,已成为林业应用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因此,把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结合自然保护区学相关理论作为探讨研究的对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就自然保护区的单体规划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动态变化及其区域调整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冀北山区和蒙古高原交汇区,属典型的坝下、坝上过渡带和森林—草原、森林—沙漠交错带.300 多年前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保护;到1863年,由于开围放垦,大规模采伐,加之大量“流民”侵入,越界开垦、打猎,森林火灾不断,野生动物失去其繁衍生息的场所而数量锐减,塞罕坝和周边地区成为一片荒原和沙源地;1962年,原林业部决定建立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至今已营造起了我国最大的人工林场,生物的多样性及生境也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改善.本文通过三方面分析了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单体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的规划设计方面,当遵循下列原则:①保护区面积越大越好;②一个大保护区比具有相同总面积的几个小保护区好;③对某些特殊生境和生物类群,最好设计几个保护区,且相互间距越近越好;④自然保护区之间最好用廊道相连,以增加种的迁入率;⑤为了避免“半岛效应”保护区以圆形为佳.此外,在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规划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数学模型在场景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湿地地区的规划设计方面,可以融合、利用不同层级的适当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区域或者更大的系统中实现从宏观规划和微观应用的良好结合.同时还应注意,在保护建设项目的安排和内容上,要根据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保护和恢复并举、全面保护和示范优先等原则.在生物廊道的规划设计方面,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生物廊道的规划设计:其一是针对陆生野生动物的生物廊道设计,可以适当的在封山育林区开设也可结合防火隔离带建设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交流.其二是针对水生野生动物的生物廊道设计.此外,在对生物廊道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或者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②珍稀、濒危或者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或者重要遗传资源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③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④需要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自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