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渭南潼关踩高跷是我国北方盛行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作为我国北方传统高跷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好传统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这也是每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潼关地区的踩高跷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2009年,潼关踩高跷被列入了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推动潼关踩高跷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休闲爱好大多都被网络所占据,且由于踩高跷的内容多取材于古典戏剧故事,年轻群体对于古典戏曲的研究兴趣并不高,反而更加喜欢外来的流行文化,这就导致踩高跷在新时代背景下陷入了发展瓶颈。除此之外,由于这项活动在年轻群体中的被接受程度并不高,这也间接导致了当前的传承队伍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此外,这样的发展困境并不是只出现在踩高跷活动中,多数民俗体育活动和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通过对渭南潼关踩高跷生存空间探析,为踩高跷及其它体育民俗活动开辟新的发展思路,推动我国体育民俗活动更好的传承。这是响应文化强国战略,树立文化自信的需要,同时也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对渭南潼关踩高跷的发展历程、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踩高跷活动在多元化的时代里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窄,主要是因为:民间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导致高跷在传承上技艺失传;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高跷生存空间狭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出现"青黄不接",使高跷的传承后继无人。总而言之,渭南潼关踩高跷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急需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拯救,本文从这些因素出发,要想帮助拓宽"踩高跷"的生存空间,必须要做到:一、加强传统民间活动的教育宣传,实现文化有效输出;二、政府加大旅游与民俗活动的融合,建立"民俗特色街"。三、改变固有的运营模式,推动民俗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