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分配如何制度化:以黄河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治水活动需要同时兼顾两个治理:处理人与水关系的自然治理,协调人与人关系的社会治理。长期以来,我国治水主要是自然治理,社会治理还非常薄弱,是加剧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水资源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约束和激励所有水相关利益者的用水行为,促使其更加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稀缺,流域水管理需要引入水权分配。建立和完善水权分配规则是流域分水制度化的过程,是水资源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流域分水并非只是制定分水方案这样简单,完整的流域分水制度是一组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的规则体系,包括三类制度和九类机制,即分配制度、实施制度和维护制度,初始分配机制、再分配机制、临时调整机制、监控机制、激励机制、惩罚机制、信息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用于指导江河分水实践。黄河是我国率先开始分水制度化的流域,为我国其他江河的分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运用流域分水制度框架评价黄河的分水制度变迁,结果发现:以1997年为界,黄河过去15年的分水实践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黄河的分水制度在各个方面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但目前仍存在三个方面的明显缺陷:(1)水权再分配还没有引入市场机制;(2)惩罚机制和激励机制很不健全;(3)缺少参与和协商等形式的利益整合机制。完善黄河的分水体系需要同时着眼于分水制度框架的九类机制,文章为此提出27个方面的意见,其中的创新观点体现在以下建议:(1)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南水北调为契机调整分水方案;(2)首先支持并规范省区内的水权转让;(3)引入补偿机制作为流域水市场的初级形式;(4)在山东和内蒙古之间利用一种准市场方案缓解两省用水超采问题;(5)培育和促进流域水利益相关者对水权制度的共有信念。
其他文献
我国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在于环境法律所规定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均存在重大缺陷,使其成为所有部门法中,违法者最有可能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的一个。雪上加霜的是,救济途径
<正>"摶"(tuan,简体作"抟")之俗体作("扌+専"),与"搏"字形近。古代碑刻书法多将"專"字写为"専","摶"字则作("扌+専")字。王羲之书法碑帖《佛遗教经》凡"轉"字之右半边皆作"専
会议
以煤矸石酸浸液经初步脱铁反应后的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组分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00g煤矸石经初步脱铁后,酸浸液中Al2O3,Fe2O3质量分别为32.50,0.21g,其中铁质量没有达
<正>2003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视察河南省博物院时,指出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博物馆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三
会议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外债风险进行管理,涉及到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观念和企业的管理机制,涉及到财政部刚颁布的有关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