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以下认识:形状记忆合金是马氏体和奥氏体的混合物,其特性是两组成相各自特性的组合以及各相的体积分数随外加热力载荷动态变化,发展了形状记忆合金一种本构模型.采用Voigt近似,认为马氏体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热应变、重取向应变和塑性应变,而奥氏体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热应变和塑性应变,采用热力学相容的简单机械模型,并在Tanaka的相变模型中引入塑性变形对马氏体逆相变的影响,得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
【机 构】
: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系,重庆,40004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绵阳,621900 重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以下认识:形状记忆合金是马氏体和奥氏体的混合物,其特性是两组成相各自特性的组合以及各相的体积分数随外加热力载荷动态变化,发展了形状记忆合金一种本构模型.采用Voigt近似,认为马氏体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热应变、重取向应变和塑性应变,而奥氏体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热应变和塑性应变,采用热力学相容的简单机械模型,并在Tanaka的相变模型中引入塑性变形对马氏体逆相变的影响,得到了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发展了相应的算法,对形状记忆合金的铁弹性、伪弹性和塑性特性进行了描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发展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重取向和塑性特性,能够描述塑性变形导致的As和Af的升高及其对马氏体逆相变的影响等.
其他文献
为明确裂缝性油藏水驱开发机理,需进行三维定量物理模拟研究,而相似准则是物理模拟的理论基础.基于相似理论,应用方程分析法,考虑重力、粘滞力和基质裂缝间的渗吸作用,推导出注采井定压和定产条件下裂缝性油藏水驱油物理模拟相似准则.两裂缝性渗流系统间除满足基本的几何相似与无量纲初始、边界条件相同外,还需满足:xyz方向裂缝渗透率之比相同、油水黏度比相同、基质与裂缝可动油量比相同、无量纲渗吸半周期相同、重力压
本文在分析压裂水平井非稳态渗流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导流多裂缝压裂水平并非稳态渗流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及特殊物理方程理论,导出了该模型的拉氏空间解析解,再利用Stehfest数值算法进行数值反演得出了实空间解,计算出井底压力及裂缝内流量分布,并绘制了压力和压力导数特征曲线.根据对压裂水平井压力和压力导数特征曲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渗流包括双线性流、地层线性流和油藏径向流.通过对压裂
改进型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体系是一种有效提高中低渗透油藏的驱油体系.其无碱二元体系界面张力可达到并稳定在10-3数量级,含有牺牲剂的弱碱三元体系存在一个最佳的磷酸钠值(0.2%)使得体系的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将两种驱油体系与大庆研制的Sy强碱三元体系进行驱油效果的对比.选择二维纵向非均质砂岩人造岩心,进行3种中低渗透率(300×10-3 μm2,150×10-3 μm2,50×10-3 μm2
数值试井软件涉及3大核心技术:①非结构PEBI网格划分方法;②数值计算格式;③线性方程求解.论述了复杂边界、断层及考虑井间干扰下的PEBI网格划分方法;以油水两相为例,给出了耦合井储的数值离散格式的推导过程;对比研究了求解算子共轭梯度法、GMRES与Orthomin,并以油气两相为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其时间步长控制算法的其他要素.所研发的UST数值试井软件能对黑油模型进行正确的数值模拟,能完成单
火山岩储层有着不同于碎屑岩的孔渗结构特征,广泛发育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但其储集空间是主体的基质基岩.鉴于火山岩储层结构的特点,设计了火山岩气藏裂缝岩心和基质岩心的并联和串联实验,分别模拟基岩与裂缝在平面和纵向上的组合关系,通过分析气体流速、岩心含水饱和度与驱替时间的关系来研究含水对火山岩气藏供排气过程的影响.实验得到:当裂缝和基质的并联系统中,裂缝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基质的含水饱和度变
建立了三重介质气藏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模型,考虑了不同的气藏边界类型,并考虑了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的影响,应用正交变换及拉氏变换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根据源的思想,得到了水平气井渗流模型的拉氏空间解,然后用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得到了压力动态响应的典型曲线,并研究了各因素对压力响应曲线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三重介质气藏水平井的压力动态及试井分析方法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对水平气井产能分析
为了监控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布设了渗流监测设施,对坝体、坝基、绕坝渗流及渗流量进行监测.实测成果表明,在各级水位作用下,坝体浸润线、坝基渗流在正常范围内运行,没有发生异常现象,符合渗流规律.
本文采用土壤水分层均衡模型,人工模拟降雨,设计5种试验方案,研究垃圾体水分变化规律.不同降雨时间和降雨量下的模拟结果:垃圾体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入渗系数在0.33~0.38,平均值为0.35,无明显的规律性;径流开始时间较短,在5~25 min开始产生径流,除方案2外均能达到稳定入渗.调节垃圾体的导水率(K),使其分别为0.1,0.2,模拟降雨量分别为5,10,20,30,40和50 mm
土石坝的绕坝渗流问题是影响其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研究黄土含薄砂层单薄山梁的绕坝渗流,结合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进行右坝肩绕坝渗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天然状态下其绕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陕北地区特有的单薄黄土夹砂层山梁渗流问题严重,即使再薄的砂砾石层也是右坝肩绕坝渗流的主要通道,右坝肩绕坝渗流量大,出逸坡降也超过允许值,因此右坝肩薄砂砾石层要采用截水洞进行截渗处理,这样能保证右坝肩
介绍了屈服面及其演化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总结了塑性力学所面临的挑战;重点探讨了屈服面演化中的畸变、尖点、包氏效应和正负交叉效应等特征及应对想法.介绍了基于物理机制建立塑性本构模型来研究屈服面及其演化规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