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竭原名"麒麟竭",始载于南北朝时代的《雷公炮炙论》。《唐本草》谓:"麒麟竭树名渴留,紫铆树名渴廪,二物大同小异"。《图经本草》载:"旧不载所生州土,今出南蕃诸国及广州,木高数丈,婆娑可爱,也似樱桃而有三角。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故亦谓之血竭。"时珍日:"麒麟竭是树脂,紫铆是虫造。按一统志云,血竭树略如没药树,其肌赤色。采法亦于树下掘坎,斧伐其树,脂流于坎,旬日取之,多出大食诸国。"从古代本草对血竭原植物的描述和采集方法,显然非现今的棕榈科植物的果实的分泌物。据已故本草学家谢宗万先生考证,历史上血竭来源复杂,包括百合科龙血树属、棕榈科黄藤属、豆科紫檀属和大戟科巴豆属的多种植物,但最先进口作为中药血竭使用的应该是龙血树属植物分泌的树脂,如非洲产的索可脱拉血竭。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分泌物在我国作为血竭使用可能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1405年),著名航海家郑和7次航海,历经东南亚和非洲,带来了东南亚的血竭。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萎缩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明清以来,东南亚盛产的棕榈科黄藤属植物果实的树脂逐渐替代来源以龙血树属植物为原料的西域血竭,成为我国传统中药进口血竭的主流品种,并作为血竭的唯一来源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成为中药"血竭"的正品。血竭为传统活血药材,具有"活血之圣药"美称,文章在对近年来麒麟血竭及国产替代品剑龙血竭药材在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相关文献报道综合基础上,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综述。血竭为活血疗伤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竭具有止血、活血、镇痛抗炎、抗肿瘤、降低血糖、防止肺纤维化等作用,主要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其在治疗心血管病,抗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止血活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活性,临床多用于褥疮治疗,也有对消化道止血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