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土石坝导流洞的改建利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多数改建成永久泄洪洞或电厂尾水洞.这种改建利用的方式可使工程的枢纽布置更加紧凑合理,节省工程造价,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随着国际上对环境生态保护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土石坝在完成后期导流、闸门下闸蓄水至电厂达到发电水位期间,还承担向下游泄放生态流量的任务.从中国紫坪铺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参与应息管理的经验看,在强地震区建设的高土石坝保留1-2条进
【机 构】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复兴路甲一号 100038
【出 处】
:
第四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土石坝导流洞的改建利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多数改建成永久泄洪洞或电厂尾水洞.这种改建利用的方式可使工程的枢纽布置更加紧凑合理,节省工程造价,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随着国际上对环境生态保护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土石坝在完成后期导流、闸门下闸蓄水至电厂达到发电水位期间,还承担向下游泄放生态流量的任务.从中国紫坪铺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参与应息管理的经验看,在强地震区建设的高土石坝保留1-2条进口高程比较低的底孔泄洪洞十分有必要.本文结合导流洞改建利用的功能和技术发展,阐述高土石坝导流洞改建利用中考虑环境生态保护和抗震安全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研究重点.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就某电厂天然湖泊循环冷却水源的冷却能力作出评估,判断其冷却能力是否满足机组增容扩容的要求,并从取水温升角度确定机组的最大容量.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不同地区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平衡.通过利用水利工程实现区域甚至流域间水资源的量新分配,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问题的重要手段.水资源在空间上、时间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调出、调入水体的水文情势,必将带来水环境质量的改变.本文以北方某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充分把握原有水系水情水质的基础上,对河流的水动力和水质参数进行了推求,并分析了在不同调度流量下调水对调出、调入水域水质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而对于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西南地区很少.相对丰水区的水资源特性、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状况等与干旱半干旱地区有很大差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需采用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了基于水资源承载人口—承载经济—承载生态—承载力指数—协调指数系统的研究体系结构及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粗糙集方法应用于相对丰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通过实例分析以及
本文通过分析讨论国内外对饮用水源采取的各种先进保护措施,结合我国西南地区自然概况和水源概况,分析了西南地区水库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水库用边各类污染物未作处理、直接流入水库从而超过了水库的自净承受力,造成水库水质恶化问题,可以采用截排工程、人工湿地技术;对由于大量氮、磷、肆意养鱼等因素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从而引起的水库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采用组合生态浮床技术、人工辅助增氧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作为一种新型推流式反应器,其独特的结构与滤料的生化特性使得其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并不发生有机物与氨氮的分段去除现象.在传统的推流式反应器中,由于异养茵对氧及基质的争夺能力强于硝化细菌,有机物与氨氮的去除在沿滤料方向存在着严格的分区现象.本文试验得出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氨氮与有机质基本在同一区城内去除,故采用较低的滤层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对实际工程中降低BAF反应器的能
针对坡面集雨草地过滤带设计问题,引入环境负荷综合设计与评价方法(IDEAL)计算过滤带规模,讨论过滤带长度与悬浮物去除效率的关系,分析IDEAL方法对过滤带入渗率、入渗时间和平均流量的简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以下两点认识:①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与过滤带长度呈近似对数关系;②悬浮物颗粒组成对过滤带去除效率起到决定性影响.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简易的新型生物膜处理技术,是处理我国广大中小城镇分散型生活污水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本文采用上向流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主要考察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有机物、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污染物各自的最佳水力负荷范围不一致,较大的水力负荷对硝化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佳水力负荷范围为0.32~0.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水资源短缺严重,造成河流生态的恶化,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萎缩.如何在水资源管理中切实考虑环境流量因素,特别对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以我国北方常见的少水小流域为典型研究实例,阐述了对水资源管理中设定环境流量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大部分考察点的环境流量需水率较小,环境流量潜力充足,少数考察点经过水资源管理方案调整也能提供所需
泄洪洞的泄洪安全一直是水利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关于立轴漩涡的研究也是一个重点.本文在溪洛渡水电站整体模型上,对泄洪洞进口立轴漩涡的进行了试验观测.本文试验中,在不同的泄洪洞进口淹没水深的情况下,对立轴漩涡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观测,研究了立轴漩涡形态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过程.同时,为了研究立轴漩涡强度的变化,本文利用PIV流场实时测量系统对泄洪洞进口处的漩涡表面流场进行了试验观测,对漩涡的大小
本文作者调查研究了永定新河相关流域、河道资料及工程建设资料,总结出了永定新河及其河口地区河道演变过程和淤积特点.用Preissmann四点差分隐格式法对圣维南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的方法及其求解的基本思路,建立了洪水演进的水力数学模型.对围海造陆工程所产生的永定新河壅水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其与永定新河的防洪标准相结合,论证结果表明滩涂改造建设项目实施后,沿永定新河所产生的壅水高度是非常小的,对永定新河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