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植物油脂开发思路的探讨

来源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食用油产业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特种植物油脂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特种植物油脂的特殊性在于含有更为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还在于它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高档食用油、营养补充剂、化妆品、药品及工业原料等方面。对利用区域优势开发特色植物油、研制营养调和油、根据应用范围不同开发特种植物油脂、研发多种形式的深加工营养油脂这4个方面的探讨,来进一步拓展人们开发利用特种植物油脂的思路。
其他文献
以菜籽油和辛酸为原料,选择性脂肪酶催化合成富含中链脂肪酸结构脂(MLM)产品.研究表明,MLM型结构脂辛酸(C8(:)0)含量为21.6%时,与原料油脂比较,氧化稳定性指数减少1.3h,抗氧化能力下降20%.与原料油脂比较,MLM型结构脂增加了分子蒸馏精制过程,抗氧化剂维生素E含量显著减少.与市售结构脂比较,MLM型结构脂产品维生素E含量低63.5%,OSI值也相应低1.3h.
九三集团天津大豆科技限公司精炼车间为1000t/d的一级油生产车间。脱色工段负压系统起初设计为三级蒸汽喷射真空泵提供负压,随着近年煤炭价格的上涨,蒸汽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直接造成公司生产成本的增加。由于三级真空蒸汽喷射泵消耗蒸汽较大,随着蒸汽价格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增加。通过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将蒸汽喷射提供负压改为水喷射泵提供负压,停止使用蒸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膨化-预榨-浸出工艺对油菜籽细胞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油菜籽为原料,借助扫描电镜观察轧胚、膨化、压榨、浸出等方式下油菜籽细胞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轧胚使油菜籽细胞受到明显挤压,产生形变,少量细胞壁被破坏;膨化使绝大部分细胞的细胞壁有一定变形、扭曲和破坏,细胞内溶物也有渗出,同时细胞内部具有更多的空隙度,并且大量的油脂存在细胞之间;压榨使细胞形态及细胞壁被破坏,绝大部分油脂被挤出;浸出使物料
本文综述了中国的米糠资源情况以及米糠油的营养价值,并报道了采用挤压膨化-浸出技术所建成的目前国内最大规模(200 t/d)的单条米糠制油生产线。对米糠毛油采用半连续式物理精炼技术与混合脂肪酸连续精馏分离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在获得精炼米糠油的同时,还得到工艺油酸、工业硬脂酸和粗糠蜡等高附加值副产品。
利用自制的磷脂酶A2,对多种不同品种和来源的,舍磷量不等的毛油进行酶法脱胶实验,并对现有的酶法脱胶工艺进行了改进,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能源。根据小试的结果,进行了10t毛油的酶法脱胶中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酶法脱胶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油脂加工工艺,这种新的脱胶工艺正受到越来越多油脂加工企业的青睐。比较了酶法脱胶精炼工艺与水化-酸法脱胶工艺的差异,详细阐述了几种商业化的磷脂酶及其实际使用情况。
以磷脂酶A1为催化剂,探讨了酶催化大豆油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8℃,反应时间180min,pH值4.8,加酶量30mg/kg,加水量2.0%,搅拌速度120r/min,可使大豆油含磷量降到5.4mg/kg.
稻米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兴食用油,其富含谷维素、维生素E、生育三烯酚、植物甾醇等天然活性成分。毛油非甘三酯成分复杂,如含有很高的蜡含量(2%~6%),影响外观和口感,精炼时必须去除。目前国内外对稻米油蜡质结晶习性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脱蜡方法,本文应用电子偏光显微镜对稻米油蜡质的结晶习性做了初步研究,描述了在稻米油直接干法脱蜡工艺中不同养晶温度和压力下蜡质结晶的一些特性。
不同成熟度大豆会直接影响大豆油的脱胶工艺及油脂品质。实验采用未成熟度的国产大豆(青豆),经压榨技术得到毛油,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柠檬酸、磷酸)在高温水化的脱胶条件下对该大豆毛油脱胶效果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磷酸可以有效地去除大豆毛油中的非水化磷脂。但是,在相同的脱胶条件下,脱胶青大豆油的非水化磷脂的绝对含量远远超过了熟大豆油,这加重了后续加工的负担;另外,脱胶青大豆油的品质也劣于
油脂的营养与健康成为当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油脂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的相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