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细胞生物转化L-苯丙氨酸生产α-苯丙酮酸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本研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了奇异变形杆菌L氨基酸脱氨酶,并以此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转化L-苯丙氨酸生产α-苯丙酮酸。确定了最优反应体系为:细胞浓度6 g/L,L-苯丙氨酸浓度12 g/L,pH为7.0,35℃下转化12 h,α-苯丙酮酸产量为6.2g/L,比原来4.5 g/L提高27.4%。通过三轮易错PCR对L氨基酸脱氨酶进行定向进化,得到了底物催化能力显著提高的突变体epPCR 3,经过全细胞转化,PPA产量为8.1 g/L,比原来6.2g/L提高30.6%,经测序,有四个位点突变Asp165Gly、Phe263Val、Ser179Leu和Leu336Val。此突变体有望应用于工业化,实现低能耗、高效率、高纯度、无污染的
其他文献
英语听力作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设备不够先进, 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部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能够加强学生们对课文情感的感悟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断提升学
[目的]了解鼻息肉患者与人类白细胞Ⅱ类抗原(HLA-Ⅱ)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为临床上已确诊的鼻息肉患者30例,对照组为81例正常健康人。采用HLA基因分型技术PCR-SSP法(PCR-seque
[目的]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规律,为进一步前瞻性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并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