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现状与展望--从公众需求角度出发

来源 :中国观察——国际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i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信息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资源,在社会公众的生活和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行业也在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逐步走上信息化道路,但是在这个行业中,信息化的步伐也有快慢之别。目前,收藏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众多博物馆都能与时俱进,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甚至引进了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向公众展示,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普惠性。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程度明显滞后。直到进入21世纪,多地文物部门才开始建立地域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信息平台系统,后续报道则鲜有耳闻。那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使用,目前这些信息管理平台的现状如何呢?有哪些可取之处,又存在哪些问题?在公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高涨的时代,文化与旅游高度结合的背景下,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又将如何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资料披露的地区性不可移动文物管理系统进行逐个考察,对象包括省级信息平台系统如上海、山东、内蒙古、吉林、江苏,以及市级系统如上海浦东新区、杭州、嘉兴、宁波、苏州、广州、滁州等,通过对数据来源、系统架构、技术手段、功能设置、公众可获得度、后续维护等方面的分析比较,旨在对目前中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现状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吸取目前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工作中出现的经验,结合最新的潮流趋势,从实现文化遗产公益性、普惠性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文化遗产信息化,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