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粒柯石英和金刚石的发现标志着大别-苏鲁地区的榴辉岩曾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2.8 GPa),然而在大别-苏鲁地区榴辉岩均以透镜体形式产于片麻岩和大理岩中,且榴辉岩仅占其围岩的5%左右.因此,自大别-苏鲁榴辉岩发现以来,就有这些超高压岩石究竟是"异地"还是"原地"之争.最近,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钻孔和相邻地区正、副片麻岩中分选的具有环带结构的锆石中发现普遍存在保存完好的超高压矿物和矿物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
【出 处】
: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粒柯石英和金刚石的发现标志着大别-苏鲁地区的榴辉岩曾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2.8 GPa),然而在大别-苏鲁地区榴辉岩均以透镜体形式产于片麻岩和大理岩中,且榴辉岩仅占其围岩的5%左右.因此,自大别-苏鲁榴辉岩发现以来,就有这些超高压岩石究竟是"异地"还是"原地"之争.最近,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钻孔和相邻地区正、副片麻岩中分选的具有环带结构的锆石中发现普遍存在保存完好的超高压矿物和矿物组合,如柯石英,硬玉,多硅白云母等,这一重要发现表明大别-苏鲁地区大量的表壳物质有可能与榴辉岩一起经历了>120 km的深俯冲,而后快速折返回中、上地壳.然而有关表壳物质俯冲到>120 km地幔深度状态下岩石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何种变化及地球动力学意义等方面一直缺乏天然样品的高温高压实验约束.与相对稳定的大洋深俯冲不同,低密度的大陆地壳物质是否能够俯冲到>120km深度并折返的动力学过程是当前超高压岩石动力学研究的难点所在.前人研究表明,长英质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常将发生如下两个重要反应:Ab→Jd+Cs和Qtz→Cs,同时伴随矿物密度增加.为了探索与超高压榴辉岩共生的表壳物质深俯冲过程中矿物的赋存状态和物理-化学变化,本文在3.5GPa,750-1000 ℃条件下,对天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进行了一系列高温高压实验.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自动站雨量与实测水位进行对比,采取多元回归方法和自适应方案对景德镇地区渡峰坑水位进行预测.以预测的水位为基点结合历史上洪水的受灾情况,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输出景德镇地区水文信息分布图.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雨量与水位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预测的结果与实测水位基本稳合,而输出的水文分布图在防汛调度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四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前期的气象因素与四代棉铃虫发生程度非常密切.可以建立四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报方法.
本文研究胶莱盆地发育于郯庐断裂东侧的鲁东地区,是一个白垩纪断陷盆地.该盆地横跨2个不同性质的基底:东南部为胶南隆起带,属于苏鲁造山带的北带;西北部为胶北隆起,属于华北地块的组成部分,两者界线位于五莲-即墨-牟平断裂带.由于其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胶莱盆地的研究一直受到大地构造学家的关注,其形成和演化历史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和岩石圈减薄过程。
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为一古生代造山带.蛇绿岩的600Ma-331Ma年龄,表明前寒武纪晚期南天山洋可能开始形成.南天山490Ma二云母花岗岩的产出可能与南天山洋的扩张有关.中天山南缘代表俯冲碰撞时件的峰期榴辉岩相变质年龄为345Ma,早于290Ma,表明南天山洋于石炭纪末闭合,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伊犁板块碰撞.天山二叠纪广泛分布的磨拉石也是造山隆升的证据.本文研究西南天
松辽盆地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西邻大兴安岭,东接佳木斯-兴凯地块.已有的钻遇盆地基底的钻孔岩心显示,盆地基底主要由中深程度的变质岩及花岗岩类组成,其中中深程度变质岩主要由矽线石榴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绿泥片岩、绢云片岩、大理岩和变质火山岩组成,变质岩和侵入岩分布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上述基底岩石的形成时代如何?这是近年来地质学家们讨论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基底的时代构成不仅对我们
巴楚小海子(又称麻扎尔塔格)正长岩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主体为浅色含石英正长岩,岩石主要由钾长石组成,次为角闪石、石英和黑云母.钾长石以条纹长石为主,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绿色,少量石英出现在钾长石间隙中.刘楚雄等报道的麻扎尔塔格角闪正长岩的K-Ar年龄为310.1 Ma.杨树锋采用40Ar-39Ar方法测定的麻扎尔塔格正长岩(全岩)的坪年龄为277.7 .3Ma.本文研究采用单颗粒锆石LA-IC
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其相关地质作用是近年来研究重要进展之一.以往对板内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盆地演化关系研究方面表现出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经过资料查询等统计,对盆地岩浆-热力作用和热力构造研究更是相对薄弱.一般根据现今构造、地貌形态,结合地层时代和岩浆-热力影响深度等,对岩浆-热力构造进行详细地分类.刘池阳、杨兴科等按岩浆-热力作用影响深度分为(古)地热异常群集区、表浅层火山喷发-热液活动-浅成斑岩
最近,花岗岩混合成了花岗岩研究的热点,许多人认为花岗岩混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尝试用不同端元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来解释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变化.Pitcher认为,混合可以形成无数多个不同的花岗岩类型,犹如连续光谱.其实,这个思想是德国化学家Robert Bunsen在185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按照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出成分广泛的火成岩.另一种见解认为,花岗岩的混合作用是局部的
中国东北镜泊湖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南端,以Xilamulun河断裂和Suolun缝合带为界和华北克拉通分来,属于长白山火山岩带的一部分.该地区从古新世至全新世都广泛发育以玄武岩为主的火山活动.本次工作选择镜泊湖地区含有地幔橄榄岩包体的23件中新世至全新世玄武岩,进行系统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华北陆块南部的前寒武纪地层,由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和完整的中、新元古代盖层所组成.华北陆块在结晶基底形成后向盖层发育转折时期发育了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岩浆岩--熊耳群.其基岩出露面积约7000 km2,分布范围至少60000 km2,地层厚度大多在3000-7000 m.它以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夹层及火山碎屑岩很少(占地层总厚度的4.3%).熔岩以玄武安山质、安山质岩石为主,次为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