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涡诱发暴雨对比分析

来源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NDZDYWND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Micaps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学和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2日和2012年9月8日南阳两次典型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层持续稳定大气中,高空深厚低涡的动力作用,高空西风槽和冷空气的侵入,中低层切变线的动力抬升引发暴雨;暴雨发生时,南阳地区上空存在大的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两次过程垂直上升运动与低涡有较好的对应,低涡前部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机制和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涡度场配置为暴雨的形成发展提供有利的动力环境.
其他文献
所谓低电阻率油层(简称低阻油层)是指油层的电阻率增大系数界定为2或3的油层,即油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之比小于2或3的油层,或其本身绝对电阻率很低.由于低阻油层成因机制复杂,或与水层易混淆,用常规方法很难识别它们,致使大量油气资源被遗失.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6发现了大量低阻油层,作为一种非常规油层,在油气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据研究区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岩性、物性、电
太岳井田开采的2号煤为稳定主采煤层,平均厚度2.2m左右.大部分煤层处在奥灰静止水位以下,承受奥灰水压达0.043MPa,因此,受奥灰水害威胁比较严重.为防止奥灰水害,保证矿井采掘接续和安全生产,本文从矿井现实开采条件出发,对2号煤实施带压开采进行了评价,探讨实施带压开采的可能性.同时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概况以及防治水措施。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二叠系上统下乌尔禾组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尤其渗透率较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总体来说是一个埋藏深、低孔、特低渗、非均质严重的巨厚砾岩油藏.多年的开发实践表明,该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尤其是近几年进行的三次加密调整后,产量仍不稳定.为保障第四次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的稳产、增产,急需开展油层分类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提供的不同孔隙度与生产初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可将目的层储层类型划分为五类。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气候所控制的湖平面变化以及沉积物的供给是陆相湖盆层序发育的范围、沉积的厚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在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湖盆萎缩期,气候变化是影响可容空间变化和控制沉积特征的主要因素.黄河口凹陷是渤海盆地的一个重要含油气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南部,北部为渤南凸起,东部为庙西凹陷,东南部为莱北低凸起,南部为垦东-青坨子凸起,西南部为埕北凹陷(代黎明,2007).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发育主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绝大部分赋存于侏罗系地层,如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赋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和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准噶尔东部煤田赋煤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三塘湖煤田赋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阿勒泰地区哈尔交煤矿为新疆北部二叠系含煤的典型矿,该区面积50km2,自2011年以来,新疆地质勘查基金出资进行了地质勘探,现已达到详查程度,估算全区煤炭(332+333+334)资源量4.5
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勘探与开发促进了全球页岩气的飞速发展.2011年,我国将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能源.国内页岩气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中国南方成熟度较高的海相页岩(Ro普遍大于2.0%)(邹才能等,2010;黄金亮等,2012).中国北部广泛分布的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等富含有机质的湖相页岩,为中国陆相油气的主要烃源岩(邹才能,2013),但该页岩成熟度相对较低(Ro<1.5%),其微观储层及
探寻深部隐伏铀矿找矿方法是目前铀矿探索的热点,也是难点.笔者根据近几年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铀矿找矿中的实践和研究,认为氡子体累积测量方法适用于西北部地区气候相对干燥,且以花岗岩类为主的地区铀矿深部找矿.能够实现直接对放射性异常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确定其放射性核素铀含量分布规律和确定异常位置,大致查明异常与构造、岩体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对该地区铀矿异常作出快速评价.
利用桂林和柳州雷达资料分析了2015年5月10日和2013年4月17日发生在桂林、柳州的龙卷天气形势及雷达产品特征,及其预警的可能性分析,表明:两次龙卷发生的天气背景相似.龙卷中气旋的入流与出流并不平衡,径向风切变最大达到35m/s,剖面显示在龙卷的初生阶段,反射率剖面具有钩子的特征,速度剖面在低层3千米以下有辐合,在6千米有辐散,同时表现为倾斜.在龙卷发生的同时也有伴有冰雹,也有下击暴流相伴随.
利用NCEP/NCAR提供的全球客观分析资料对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近海急剧加强的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较高的海表温度、中低层丰富的水汽净流入为"威马逊"增强提供了有利的能量条件;维持近22小时对流层深层、高层及低层介于0~4m/s弱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威马逊"两次以超强台风登陆的必要条件;台风中心附近对流层高层强烈辐散、中低层正涡度值的增大和正涡度柱向对流层上层的伸展导致"威马逊
利用micap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25~26日黔东南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主要受西北气流控制,850~700hPa为偏东北气流和偏北气流影响,地面为均压场,高中低层影响系统不明显;但200hPa南压高压东脊点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在经度上逐渐靠近的同时,南压高压东侧为西北气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为偏南气流,产生南北风向切变,黔东南位于切变线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