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多功能实验室设想与建设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MRI多功能实验室,实践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MRI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1、MRI实体教学模型与低场MRI教学成像仪结合.利用医院淘汰的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制作实体解剖模型(专利号: 201320080505.4),将MRI复杂的结构直接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对MRI设备的整体结构、冷屏、主磁场线圈、梯度线圈、射频线圈等的认知,学生通过MRI实体模型回顾磁共振仪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同时,利用低场MRI教学实验仪,观察磁共振现象,测量拉摩尔频率及弛豫时间,实现不同物质MRI不同序列的成像.在此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性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超过半数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或之后发生肝转移。肝转移已经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手术切除仍是目前结直肠癌肝转移最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恶性肿瘤诊疗模式已由传统的单一学科诊疗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疗模式。
目的 研究KRAS 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异时性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无转移患者和异时性远处转移患者.运用PCR 和焦磷酸测序检测KRAS 基因突变类型,包括c.35G>A,p.G12D,c.35G>T,p.G12V,c.34G>T,p.G12C,c.35G>C,p.G12A,c.34G>A,p.G12S,c.34G>C,p.G12R,c.38G>A,p
目的 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抑制剂,目前已被批准为我国转移性胃癌的三线治疗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阿帕替尼在治疗多线化疗失败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这项开放标签、单臂、二期临床研究中,被组织学确认为结肠或直肠腺癌的患者,如果至少接受过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在内的两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治疗,则符合入组条件。
目的 为评价内蒙河套平原草本植物包被的土壤根系周围大孔隙的配位数,从而为水文预测提供试验支持.方法 对由φ100mm的PVC保存的土柱,用Philip Brilliance iCT 256 以140kV和200mAs按照腰部扫描条件进行扫描;取消剂量节约模式,扫描长度475mm,FOV以刚好包住PVC柱为准;以0.312mm层厚进行重建,重建矩阵为1024X1024, 结果 成功的获得了土柱断层图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mammography(MMG) ultrasound sonography (US)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o detect and diagnose ducta
目的 探讨CT误诊为肺部感染、肺继发性淋巴瘤、结节病等的6例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CT表现,提高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CT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CT报告误诊为肺部感染、肺继发性淋巴瘤、结节病而最终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6例患者资料,比较其首次或数次复查CT的影像学表现及变化,总结肺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CT特征表现。
目的 通过分析2例不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灰结节错构瘤CT、MRI表现、临床表现,结合复习文献,比较典型灰结节错构瘤与不典型灰结节错构瘤二者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 2例不典型灰结节错构瘤的CT、MRI平扫、增强表现及临床表现。
目的 针对西门子R200-X线数字胃肠机在本院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疑难故障,通过查找故障原因及分析解决方法,为今后的维护保养提供重要经验。方法 根据故障原因及报错代码,依照X线数字胃肠机的操作手册进行故障排查。结果 故障一,故障现象见采集图像中心右下方出现3-4cm长,1cm左右宽的的横向条状高密度伪影。根据故障表现,首先考虑平板探测器的问题。平板探测器由闪烁体、像素矩阵(光传感器、半导
目的 分析胃癌MRI的影像学特点,探讨MRI在诊断胃癌(GC)中的应用进展。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早期发现和有效的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评价平板探查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常规全脑DSA检查后,在行旋转DSA数据采集,利用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比较3D-DSA与常规DSA对颅内动脉瘤及可疑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并评价3D-DSA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