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pgi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计算了厦门市水资源承载力。表明未来中等干旱年份,厦门可供水量与需水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水资源供需2010年、2020年基本平衡,2030水资源供不应求。最后对厦门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和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以规模经营农场4000hm粮田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平台ArcGIS上,利用GPS定位网格化采集土壤样品2002个,建立22个水稻高产千亩方示范基地。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土壤快速测定方法为当季水稻进行推荐施肥,水稻平均亩产693.5kg,增产64.93kg,增幅10.33%,增收103.88元。研究成果为精准施肥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研究采用北京昌平区潮褐土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数据对土壤磷肥力预测模型(PMPD)的主要参数进行调整,并用河南郑州潮土试验站的数据对其进行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经参数调整后的模型对河南潮土土壤有效磷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48,表明校正后的模型较适用于潮土及潮褐土区田块尺度土壤有效磷的模拟预测。
本文作者在承担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中,针对目前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因子选取复杂、人为影响大、评价结果在不同区域之间没有可比性等弊端,提出了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按照全国耕地类型区划分及分级指标,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可以克服目前评价方法诸多不利的全新观点,并在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能源基地之一,在我国经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其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首要的环境问题。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针对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集中分布的上游山丘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动态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是海洋生物生产和海洋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进行水域资源合理开发、科学管理和发展渔业生产都首先需要了解水域的初级生产力。由于水域初级生产力是估算和预测渔业生产力的基本参量之一,研究初级生产力的规律及其控制因子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以胶州湾为研究水域,通过水温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研究,阐明了营养盐、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机制,展现了浮游植物生长的规律,确定了海洋生
本文通过对安徽的具体省情分析,发现工业化在安徽崛起的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再结合生态工业园的基本原理,论证了生态工业园是安徽发展工业的一个合理的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并对安徽省发展生态工业园提供了若干建议。
本文探讨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以扬州市为案例,从构建扬州市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发展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循环社会的静脉产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态文化等方面了总结了扬州市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其进行调控是保证生态旅游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旅游区环境容量进行调控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鲁山县上汤旅游区环境容量的分析,为对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措施。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做好"五个统筹"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从生态环境问题的外延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广泛性分析入手,提出重新审视我国产业布局合理性,引导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树立正确环保意识的必要性,讨论了实现跨行政区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必须及时开展合理、适度、有效的跨区生态补偿工作。
伴随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区建设、旅游资源保护向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在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对旅游区的景观生态文化进行剖析和判别,并通过各种设计手法、技巧和手段的运用,找寻旅游区最佳的布局模式,创造生态化的环境;营造清新、明快、活泼、生动、优雅、自然的氛围;将蕴含于自然界中的景观加以提炼、变换、再创,充分提高土地的综合使用效率;容纳多种社会文化内涵,满足游客多样化的物质与精神要求,从而引发公众的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