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的CT征象及肿瘤组织亚型的关系,为临床判断肿瘤类型及确定后续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4月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手术切除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172例原发型肺腺癌患者,来分析其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病灶CT征象及病灶组织亚型的关系.EGFR基因突变由直接基因测序得出.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肺腺癌的CT征象及肿瘤组织亚型的关系,为临床判断肿瘤类型及确定后续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4月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手术切除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172例原发型肺腺癌患者,来分析其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病灶CT征象及病灶组织亚型的关系.EGFR基因突变由直接基因测序得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能谱CT(DECT)诊断喉及下咽鳞癌(LHSCC)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判断能谱参数及形态学指标对LHSCC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阈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HSCC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行DECT检查,一名头颈部肿瘤放射医师参照病理结果,在轴位图像上选择代表性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病灶碘基物质浓度(IC-L),病灶水基物质浓度(WC-L
目的 探讨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真性脾动脉瘤14例,假性脾动脉瘤4例;近端型6例,中间型4例,脾门型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彩超、CTA、MRA及DSA确诊。根据患者脾动脉造影情况,选择普通弹簧圈、微弹簧圈或联合机械解脱弹簧圈进行栓塞,其中11例采用动脉瘤隔绝旷置术,4例采用瘤腔填塞术,3例采用隔绝旷置
目的 评估计算机辅助系统在肺结节检出能力,并评价其对放射科医师检出结节准确性的影响,旨在预测良恶性结节优势。方法 纳入78例患者(其中男37人、女40人)354个肺结节(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使用CAD共同建立参考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先采用CAD系统检出结节,然后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检出结节,判断CAD及人工检出结节的差异性。
目的 探讨PET-CT检查护理过程中18F-FDG的正确注射方法,顺利完成PET-CT的检查.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共完成PET-CT检查1375例.检查者多为癌症晚期,血管条件差,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保证穿刺成功率.18F-FDG特点:体积小(稀释后每人约1ml左右)、浓度高、具有放射性.
目的 探讨320排CT双低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疑诊冠状动脉疾病行CT冠脉成像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剂量组(A)和低剂量组(B1、B2).A组(n=40)采用100kV,350mg/mL碘海醇55-60ml;B1组(n=40)采用80kV,350mg/mL碘海醇40-45mL;B2组(n=40)采用80kV,320mg/mL
Objects Although extensive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sFC) chang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schizophrenia, rsFC changes in the temporal pole (TP) remain unknown.The TP contains several subre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DKI成像参数与直肠癌免疫组化D2-40,CD31,Ki-67及微卫星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间接反映肿瘤细胞增殖程度,为直肠癌术前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及部分参数与错配修复基因之间的关系。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临床医学工程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方法 从医疗设备选购、使用、维护等管理环节,结合CE质量管理,针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医学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通过开展设备医疗管理,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内病变的小剂量复查技术。方法 在常规剂量基础上,分别按20%、40%、60%降低管电流,进行1~3组肺内病变MSCT复查,分别与初诊常规剂量MSCT图像主观对比;评价三组低剂量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ED);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脾损伤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脾损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24例经手术证实,3例经保守随诊证实,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其中2例可疑及1例阴性患者进行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