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河网沉积物中典型POPs的垂直分布特征

来源 :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0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5月在珠江三角洲典型河网采集沉积物柱样,对其中的POPs如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氯苯类化合物(CBs)以GC/ECD外标法定量分析测定,以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物中POPs的污染现状及污染史.结果表明:三水西南涌S1号柱样HCBs、DDTs和CBs的垂直含量范围分别为14.41~49.83ng·g1,32.71~190.65ng·g-1和236.2~1551.7ng·g-1;东莞运河的D2号柱样含量分别为0.97~5.03ng·g-1,2.85~19.98ng·g-1和53.5~310.9ng·g-1;珠江广州段的G3号柱样含量分别为ND~2.04ng·g-1,1.96~7.42ng·g-1和4.5~23.4ng·g-1.所有沉积物柱样均呈现表层中的POPs含量大于深层的含量.从污染区域分布特征看,呈现S1>D2>G3.污染结构分析表明:S1号样中DDT的转化率低,揭示着有关降解微生物的活性低下;D2和G3号样近期均有新的污染源进入.
其他文献
本文开发了基于中国地理和气象信息的Ⅲ级多介质环境模型,研究了二恶英在中国各地的环境行为.以毒性最大的2378-TCDD二恶英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1个适用于各省地理和气象条件
本文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芘暴露10天后,苦草对芘的富集、自由基含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芘在苦草根部和叶部的富集有很大差异,在叶部的富集量远远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