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海绵原细胞是海绵体内的干细胞.为研究海绵上皮细胞和胶原细胞对原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分别制备繁茂膜海绵的上皮、胶原细胞(两者合称PC细胞)和原细胞,再将PC细胞和原细胞分别以1∶2,1∶1,2∶1进行组合培养.观察发现,PC细胞能够聚集、贴壁并铺展成单或复层,但不能发育成功能性小海绵.高纯度的原细胞能够聚集,但不能贴壁、分化成小海绵.PC细胞和原细胞混合培养时,尤其当比例为2∶1时,几乎全部海绵细胞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海洋生物产品工程组,大连,116023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
: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绵原细胞是海绵体内的干细胞.为研究海绵上皮细胞和胶原细胞对原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分别制备繁茂膜海绵的上皮、胶原细胞(两者合称PC细胞)和原细胞,再将PC细胞和原细胞分别以1∶2,1∶1,2∶1进行组合培养.观察发现,PC细胞能够聚集、贴壁并铺展成单或复层,但不能发育成功能性小海绵.高纯度的原细胞能够聚集,但不能贴壁、分化成小海绵.PC细胞和原细胞混合培养时,尤其当比例为2∶1时,几乎全部海绵细胞能够聚集和贴壁,形成类组织样的细胞聚集体,并出现一系列功能性分化,例如,胶原纤维和骨针,水沟系的形成等,最终成为功能性小海绵,并且在组织结构上与野生海绵组织非常相似.因此,可以认为,海绵上皮、胶原细胞在海绵的形态发生及调节原细胞分化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功能.
其他文献
当火山活动时,炽热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如遇到水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会立即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向上冲击力,造成上覆地层的挠曲、破裂、坍塌等一系列过程,形成大小不等的近似圆形的低平火山口及基浪堆积物,这就是射气岩浆喷发(Phreatomagmatic eruption),在此过程中岩浆和水共同扮演重要的角色.低平火山口的形态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大小规模差异明显.基浪堆积物中具有大型低角度板状层理、波状层
雷琼及北部湾周边一带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分布区,区内遍布一百多座新生代火山.更新世时,由于太平洋-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中国东南沿海等地发生了大量火山喷发活动并达到高潮,一直延续至全新世,成为我国少数几个活动火山区之一,晚更新世时期该地区的火山活动通常伴有射气岩浆喷发.烟墩岭火山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以南约10km处的新圩村,从区域地质上看烟墩岭火山属北部湾拗陷的北部,形成时代为第四
措勤-昂仁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理坐标为北纬29°20′~31°00′;东经85°00′~87°30′范围内,行政区划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措勤县和日喀则地区的昂仁县境内,属青藏高原内部山区.本文研究西藏措勤-昂仁地区岩浆活动和铁、铜矿化特征及其成矿控矿系统。
现代大洋底部的热水活动及其成矿作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矿床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发现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深海钻探计划,以"黑烟囱"和"白烟囱"为标志物的海底喷流型矿床正成为全球海底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战略目标.由今及古,在陆内造山带,古海相喷流沉积矿床同样引人关注,VMS型和SEDEX型矿床是铜、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产出类型,它们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成为矿床研究领域内长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古海洋热
雅鲁藏布缝合带仁布地段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构造破坏,被改造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带.混杂带北侧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为邻,南侧与三叠纪复理石沉积,即拉孜及康马构造地层地体相接(西藏地质矿产局,1993;夏斌,1993),其间混杂的辉绿岩和玄武岩构造岩块野外产状不清,与蛇绿岩相伴产出.蛇绿岩块的规模变化大,面积为0.002-8 Km2不等.岩石残片之间多为南北向逆冲推覆断层,遭受构造破坏变形强烈,与西邻大竹卡和日
以pH作为调节因素研究了其对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基因在鱼腥藻中表达的影响,确定了转基因鱼腥藻生长和hTNF-α基因表达的最适pH.结果显示,转基因鱼腥藻更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生长;pH对其光合活性有影响;pH8.0-8.5最利于hTNF-α基因表达;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转TNF-α基因鱼腥藻IB02在100L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实验将野生型藻与转基因鱼腥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测定了藻的OD值、pH值和光合放氧量的变化情况,并对hTNF-α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
为了扩大鲑精蛋白的来源,以充分利用其抗菌活性,本文报道了用基因工程方法取代传统从鲑鱼精子提取方法生产鲑精蛋白的可能性.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鲑精蛋白的重组线性肽.选取大肠杆菌偏爱的密码子设计了三段引物,用于合成编码鲑精蛋白的基因.通过引物互补PCR技术获得能表达鲑精蛋白的基因片段.将得到的基因片段插入到pED质粒(pED是将含有消去了唯一酸水解位点的L-天门冬酰胺酶C末端的基因片段插入到pET28a的
为制备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口服剂,利用三亲接合转移方法将本研究集体构建的携带有TNF-α基因的穿梭表达载体pMD-489-TNF导入一种海洋蓝藻-聚球藻7002,得到了有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基因藻,转化率为0.054%.通过PCR扩增验证目的基因已整合到了宿主染色体中.通过生长曲线和光合放氧曲线分析得出外源基因的转入对蓝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酶联免疫分析表明pMD-489-TNF转基因藻
为利用已经构建的转TNF-α基因的工程鱼腥藻IB-02制备口服剂,必须了解工程藻中重组质粒的遗传稳定性.应用匀浆法,将每一代次无选择压力下培养的含pMD-489-TNF重组质粒的丝状体转基因藻IB-02处理成单细胞后,采用无选择压力下平板稀释涂布培养,选择压力下挑单藻落于试管中振荡培养,测定了pMD-489-TNF重组质粒在转基因鱼腥藻IB-02中的分配稳定性,并对每代次的质粒进行PCR扩增,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