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低热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O,研究煅烧温度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550℃所得样品的初始容量为120mAh/g,循环30周后容量降至109mAh/g,容量保持率为90.8﹪,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机 构】
:
新疆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出 处】
:
第二十六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低热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研究煅烧温度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550℃所得样品的初始容量为120mAh/g,循环30周后容量降至109mAh/g,容量保持率为90.8﹪,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结合在电池破碎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尝试了不将正、负极分开的湿法处理工艺流程,即废旧锂离子电池依次经破壳前处理、碱浸、酸溶、萃铜、萃钴等工序回收钴、铜和锂,分离效果良好.
研制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成本低,生产率高,过程容易控制,成品率高,由于增加了电池自身的机械强度,使得电池的高温膨胀率低,变形性小,电池容量高,循环特性稳定,安全性能提高.
本研究尝试用与锰离子半径相差较大,但却有较高的金属-氧键能和八面体场择位能的稀土金属元素镧对尖晶石锰酸锂进行掺杂改性,且掺杂量很小.结果发现,掺杂后的材料LiMnLaO不仅循环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由于掺杂量很小,掺杂后材料的初始容量与未掺杂的LiMnO相比也相差无几.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促使商品钴酸锂产业化得到飞速发展,高温固相法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四氧化三钴与碳酸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500-920℃中一次、二次或三次烧结,成为商品钴酸锂产业化,作者曾采用XRD、SEM检测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品LiCoO和CoO微结构,探讨其中一些共性和差异性.本文作者对LiCoO制备的前驱体采用一种特殊的处理办法,使制造的具有良好的微结构特性和形貌.对国内某公司和国外某公司作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NiCoAlMgO,通过改变Mg,Al的相对含量,讨论了共掺杂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PEFC内与电化学过程耦合的两相流和水热及CO管理是一个涉及物理、电催化、化工过程和多相电化学反应等众多学科分支及技术领域的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技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燃料电池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提高电池系统的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描述PEFC内两相流和传输过程的有效数值模拟方法和燃料电池内部参数的相关测试技术将是该领域的重要课题.
流变相法是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新型方法,在流变体系中原料颗粒与溶液的界面上会表现出很奇特的反应特性,原料处于一种溶解与反应并存的状态,它不但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合成时间缩短,而且不需要大量的溶剂,用价廉的草酸取代了柠檬酸,更为重要的是得到的LiNiCoO有着很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文使用内热式回转炉处理EMD时,粉体随着炉体的间歇旋转得到翻动、混合,与烘箱相比粉体局部温差小,受热均匀,同时热能利用充分,在缩短热处理时间约6h的情况下,电池仍能获得与使用烘箱处理EMD时十分接近的工作电压,并且获得了更高的放电容量.未经热处理的EMD虽然工作电压高,但放电容是明显降低,不适合做锂锰一次电池的正极材料.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照结构主要分为层状、尖晶石、多阴离子三类.本文分别选取了以下六种正极材料:LiCoO、LiNiCoO、LiMnO、LiNiO、LiVO和LiFePO,对其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及材料成本作出综合比较.
LiMnO表面包覆LiCoO后表面性质将会改变,表面膜的性质也将支随之改变.本文为了研究LiCoO表面包覆LiMnO的表面改性机理,采用热分析法(TG、DTA)和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LiMnO在电解液中表面膜的性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