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近地层高空风特征分析及应用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q516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终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过程对地球生物系统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太阳辐射中99.9%的能量集中在红外区,可见光区和紫外区.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受副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温暖湿润,日照充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广西2001-2010年的地面太阳总辐射资料,揭示其年变化和日变化规律,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广西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为公众有针对性地预防过度太阳辐射伤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选用2001-2010年广西桂林、南宁、北海3个地面太阳辐射站的总辐射资料及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总辐射日总量、日最大值的年变化规律,时总量的日变化规律,日最大值出现时间频率的分布区间等,结果表明:(1)广西太阳总辐射的日总量、日最大值强度的年变化规律明显.总体呈现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纬度由北向南递减,总辐射值递增.日总量与日照时数的年变化趋势存在正向的线性相关.(2)广西太阳总辐射的时总量的日变化规律明显.总体呈现中午前后强,早晚弱的特点.最大值一般出现在一天中的10-14 时这个区间.太阳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取决于辐射的强度、被机体吸收的程度和它的生物效应.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紫外线,前人的研究表明,紫外辐射与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规律一致,两者的相关性很好,紫外辐射平均占总辐射的7%.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按照其不同波长所起的生物作用,可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100~280nm)3个波段.UV-A的相当一部分能够直接到达地面,其生物作用较弱,主要是色素沉着作用;UV-B对人体影响较大,主要是抗佝偻症和红斑作用,同时也是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UV-C则几乎被臭氧层吸收而不能到达地面.针对广西地面太阳辐射分布特征,夏季进行户外活动时,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最好配备遮阳帽、太阳镜和太阳伞,擦涂SPF指数大于15的防晒霜;如果于此季节10-14点之间,太阳辐射格外强烈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或待在阴凉处,避免日光直射眼睛,或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在广西南部等沿海城市,太阳辐射比广西北部更强烈,若去海边活动,更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晒伤.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重大意义和目前基层单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邓小平理论,提出大力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六条对策,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大力推进运行机制的转换,大力开发气象科技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并对用人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作了重点论述.最后总结出只有坚持用“发展是硬道理”统一思想和行动,才能开创气象科技服务新局面.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春季两次“锋前减压加回流型”东南大风的特征,得出该地区的东南大风天气系统并不深厚,只出现在低空,影响范围较小.起风前,由于暖平流的影响,先在低空出现东南风,当东南风与超低空偏北风的水平风切变线廓线不断下降时,东南风的水平风速也不断加大,垂直风下沉速度的加大是东南风加大的动力,当近地层出现持续的偏北风且水平风切变线廓线抬升时,东南大风结束.
本文利用台州气象观测资料对台州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大雾天气形势背景进行分析,为今后做好大雾预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台州年均雾日时空分布不均,各地年雾日在18~67d之间,地理分布呈现沿海、沿岸雾日特多、中间雾日多,南北雾日少的分布特征;经历了上世纪70、80年代高峰期后,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沿海岛屿和沿海岸雾日下降趋势比较平缓;不同地区因雾生条件不同,雾多发季节时间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以辐射
本文针对2013年7月8日邢台市沙河市一辆轿车在地道桥下被积水淹没,车上三人未能及时逃出溺水身亡事件,从雨情、本地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防御行动、政府部门应急联动响应情况和个人自救措施等多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目前城市积涝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条改进措施和建议.
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暴雨(一般定义为日降水量≥50毫米)是TC的重要特征之一,通常只有那些强度很强的TC暴雨——TC日降水量在统计上达到极端强度、本文称之为“热带气旋极端降水”——才更容易带来严重的灾害。我国大陆东南沿海是台风暴雨灾害最重的地区之一,本文针对东南沿海两省一市(浙江省、福建省和上海市)的台风极端降水开展了特征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一特征的可能原因。
会议
本文提出了基于相关交叉法的多尺度雷达回波跟踪和预报方法(MTREC),分析不同尺度回波的运动和预报。回波的运动,特别是对流单体潜在大面积层状云中的情况,由于气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没有回波的区域,通常的相关技术产生零矢量或者很小的运动矢量。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多尺度跟踪方法以基于交叉相关的雷达跟踪方法(TREC)为基础,首先采用较大的矩阵计算两个连续时刻雷达
会议
本文将反射率气候学应用于计算混合扫描仰角,避免地形数据分辨率不够等造成的混合扫描仰角的误差;在考虑低层仰角受遮挡的情况下,用平均反射率垂直廓线订正方法对零度层亮带区的高反射率因子进行订正,减小由亮带引起的降水的高估;在零度层亮带识别的基础上,用亮带顶、亮带底和亮带峰值高度将层状云降水分为固态降水区、液态降水区和受亮带影响的降水区,并根据雷达估测降水与雨量计观测降水相等的关系,确定各降水区相应的Z‐
会议
陆面模式的水文循环的不确定性研究是模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陆面模式CLM4.0 对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1956-2000年共45年的水文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和评估,着重考察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模拟结果,系统评估了CLM4.0 对中国区域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CLM4.0 在中国区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在全年尺度上,CLM4.0 在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模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低于
会议
高空风的探测是综合气象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综合测风和单独测风两种探测方式.采用的是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由数字探空仪和二次测风雷达配合完成高空的压、温、湿、风向、风速、风的切变等气象要素的探测.在气象业务中,高空风的观测主要应用于所有尺度和所有纬度的业务气象预报、质量场(温度和相对湿度)观测、气候变化分析研究及气候资源的开发;高空风对保证飞机航行的安全和经济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可靠的高空风垂直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