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于香港文学的历史定位问题,学术界与文学界历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从“大中华”意识出发,强调香港文学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承继关系,将香港文学纳入中国文学的整体板块中进行审视;一种则强调香港文学的独立性,突出香港文学意识,以求摆脱被大陆文学阵营收编并被边缘化的命运。对文学史地位的争辩,深层次体现出的是历史意识与文化立场的分歧,从新文学整体观的视角尝试整合大陆与香港的文学生态时,我
【出 处】
: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香港文学的历史定位问题,学术界与文学界历来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从“大中华”意识出发,强调香港文学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承继关系,将香港文学纳入中国文学的整体板块中进行审视;一种则强调香港文学的独立性,突出香港文学意识,以求摆脱被大陆文学阵营收编并被边缘化的命运。
对文学史地位的争辩,深层次体现出的是历史意识与文化立场的分歧,从新文学整体观的视角尝试整合大陆与香港的文学生态时,我们大概不能无视这种客观的差异。也斯谈到,“过去人们对现实已有了许多定型的看法,不知怎的这些成套的已有看法总回答不了我由亲身感受开始的问题。”也斯自七十年代走上文坛,他的创作始终被视为是体现香港本土意识的突出代表,奇怪的是人们较多注意他的文学叙述中那些致力于建构“香港形象”的部分,而对他融会在字里行间的更为宽厚的文化立场缺乏认识,事实上正是这后一个方面使他超越了一般的文学论者,并对我们重新审视香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也斯的创作始终致力于对香港文化身份的辨识,与众不同的是他很少采取抗辩的姿态,而能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让香港的文化生态自然地呈现于世人面前。在平静的观察中,他把握到困扰着当代香港文化人的症结所在,但他对香港的历史境遇与现实处境的思考,又不是局限于偏至的本土意识。
在历史和现实的夹缝中,也斯选择了作为“他者”来进行观察的视角,他的许多生命体验就因此而不仅仅为香港人所独有,成了具有某种人类共通性的感受。
其他文献
当笔者对近两三年来断断续续搜集的华文文学史,以及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归总时,不禁感到了一种惊诧,在华文文学学科初创的这短短20年中,华文文学史的编纂可谓取得了辉煌成就,出版了许多关于华文文学的通史、简史、断代史、分体文学史、国别史、流派史、区域史,以及各类"准"文学史,如史论、史稿、概观、概要、概览、教程等等.在这20年间,平均每年出版3至4部华文文学史.本文论述了华文文学史的编纂受人器重的
本文综述了20多年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发展的轨迹,从而为制定一些近、中、长期的规划,构架一个今后研究的大框架,来引导这门学科的研究方向,从而为避免重复性劳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要加强薄弱项目的研究,逐步消灭盲点,使这门学科真正具备学术品格。
由于当局的禁绝,台湾文学从1950年代起割断了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联系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左翼文学之外的文学流脉,如“自由派”、现代主义等,仍在台湾延续。特别是随国民党赴台的人员,即使是20岁上下的文艺青年,大多也是从小浸渍于五四新文学的滋养中,他们的到来,必将早已融入他们血液中的中国新文学传统,带人台湾文坛。因此50年代其实是台湾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传统联系最为密切的时期之一。
就华文文学的研究看来,它首先应当是鲜活的,是有魂的,是一种流动的精神之旅和生命之流,只有在不确定状态及处于艺术变化中去展示其存在实质和价值取向,才具备“诗性”追求。创作主体或批评主体都必须在不断的更新和拓展中,才能有效地抵达已然选定的目标,让创作与批评研究形成互动,趋向艺术更大的可能。如是,我们的研究方可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前瞻性以及应有的价值意义。海外华文文学要寻求新的阐释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大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港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误区:“严肃文学”、“通俗文学”,沿袭至今,仍在流行;现在,应该是走出这一误区的时候了。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严肃文学”、“通俗文学”是一对不科学的概念。二、“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的由来及演变。三、尽快走出“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的误区。
才思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老问题。在中国古典诗学语境中,才思是中国诗人最必要的主体精神条件之一,敏捷的才思自然是诗人不可或缺的资质,这一点在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所论甚详。才思的问题,同样也出现在20世纪的中国学人之诗中。而由于学人之诗以中国现代学术为总体背景,因而在此特别要注意的是它与中国现代学术之密切关系。具体说来,一种经历了现代学术洗礼的学人之才思,不仅是学人之诗与中国古典诗学
在目前台湾文学史著述中,谈及五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多是如下的评述:“足以流传后世的杰出作品,绝无仅有……”,实为“台湾文学的真空期”,但此等描述,是否正确描述了五十年代文学的实际状况,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以《自由中国》杂志作为分析场域来对五十年代台湾文学的多元面貌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回到历史现场,去看看生长于斯的文学景观,品味其中的文学意蕴。
近十几年来,日本有一撮研究台湾文学的学者们,不遗余力地为把台湾文学“从中国枷锁中解放”出来;为宣传一种“既不是日本文学也不是中国文学”、表现了“台湾民族主义”的“台湾文学”,并且明目张胆地为台湾皇民文学涂脂抹粉,把当时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的台湾“皇民文学”说成“爱台湾”、响慕“日本的现代性”的文学,而不是彰久明甚的汉奸文学。这些学者,经由留日独派学者的中介,从台湾政府机关拿钱开研讨会,出版论文集,扩
台湾文学是否缺失浪漫精神?这个问题近年来得到部分研究者的关注。黎湘萍在《没有浪漫时代的台湾文学》中指出,台湾文学史存在着浪漫叙事缺失的盲点;朱双一在《当代台湾的浪漫文学》中也论及此,他还具体论证了当代台湾通俗文学中浪漫思潮存在的事实。本文将延续二位学者的思路参与探讨上述命题。本文认为,60年代台湾的文化场域充斥着存在主义思潮,而存在主义也被视为20世纪的一种新版浪漫思潮;即便是曾经拒绝浪漫主义的现
八十年代开始,汉语散文界走上文体自性回归之途。“新生代散文”在回归途中的喧哗与骚动中,凭借着青春活泼的激情,旋出自己的飞扬和灿烂。“新生代散文”创作主体踩着前人的脚迹,融人五四散文的文体自主中,书写自我人格主体;同时,他们又具有自觉的散文文体变革意识,在形式和技巧的多重革新中穿越重重雾障,发现自己,确认自己,表达自己。在形式多样的语言表达、语言结构和本文结构等的深层,活跃着的是作家真实的人格、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