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纹伊蚊生存时间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六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白纹伊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存时间,为预测其地理分布和扩散能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以26℃生存的白纹伊蚊作为对照组,以5℃为梯度,分别设置11±1℃,16±1℃,21±1℃,31±1℃,36±1℃五个温度梯度,记录白纹伊蚊成蚊每天的生存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差异性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单因素差异性比较,析因分析进行多因素比较;同时建立白蚊伊蚊寿命表,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雌蚊及雄虫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从11℃到36℃,蚊虫存活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16℃生存时间最长,平均生存天数为49.82± 17.83天,最长可达到80天,其次为21℃与31℃,在36℃(较高温)条件下生存时间最短,所有蚊虫在20天均死亡,在11℃(较低温)条件下,蚊虫生存时间明显缩短为14.69±9.94天;相同实验温度及实验天数下,雌蚊生存天数明显高于雄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54,P<0.001),雌蚊生存率均高于雄蚊,尤其是在11℃与26℃时;不同实验温度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838,P=0.015),白纹伊蚊在16℃条件下生存时间最长,可达到80天,其次为21℃与31℃,在36℃条件下生存时间最短,所有蚊虫在20天均死亡;相同实验温度及实验天数下,雌蚊生存率高于雄蚊生存率.结论 白纹伊蚊成蚊的最适生存温度为16℃ ~31℃,极低或者极高温度都不利于其生存,雌蚊生存时间要比雄蚊生存时间长.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加强全球新发或再发重要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防控能力,提升中国口岸外来截获或本土蚊虫鉴定技能,通过国际流行的多途径分类检索与多样性开发工具,构建基于HTML交互式智能鉴定系统能够快速识别30余种雌性成蚊,包括伊蚊属、按蚊属、库蚊属、脉毛蚊属等9大属。利用Lucid Palyer开发的检索途径优于传统的二叉式检索表,可在线快速浏览使用Lucid Key服务器发布的网络交互检索界面,用户在鉴定过程
目的 探讨孳生地水体中微生物种群和蚊龄对白蚊伊蚊幼虫的发育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方法 利用半野外条件下生命表的方法研究幼虫孳生地水体中微生物种群对白蚊伊蚊幼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Miseq 16S rRNA基因V4高变区高通量测序的技术检测白蚊伊蚊实验室株和野外株孳生地水体,幼虫和成蚊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动态.结果 生命表研究结果表明白蚊伊蚊实验室株在富含细菌的自然水体的存活率(化蛹率)为6%,而
Recently, the studies on mosquitoes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and small RNAomic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novel biotechnologie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iques.Up to now, the genom
目的 猫栉首蚤是重要的病媒生物,能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病,其主要宿主动物是家猫、家犬,猫栉首蚤也时常对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骚扰。在针对猫栉首蚤传播的相关传染病疫苗、传播机制和媒介效能等相关研究和杀虫剂研发中,需要大量的试验用蚤。鉴于现场捕获蚤难度大,自然宿主家猫、家犬不易用于蚤的饲养。我们尝试用大白鼠和小白鼠驯化和繁殖该蚤,建立品系,供科学研究使用。方法 于野外家猫和家狗体表采集猫栉首蚤,用家猫繁
味觉和嗅觉感受系统在昆虫感受化学信号并引导其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的味觉和嗅觉感受通过味觉和嗅觉受体基因家族介导,味觉和嗅觉受体基因家族在不同种间有较大差异,是潜在的害虫控制靶标基因。中华按蚊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主要的疟疾传播媒介,其兼吸人畜血的习性可能与其复杂的味觉和嗅觉系统相关。中华按蚊全基因组测序为比较中华按蚊与其它昆虫物种的味觉感受基因网络提供了机会。在本研究中,中华按蚊味觉受体基因家
会议
目的 库蚊科蚊虫具有丰富的形态、生态和行为多样性.形态分类耗时长并不总能有效地鉴定有重叠地理分布的相近种或隐存种.为了更好地了解蚊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关系,我们对斯氏按蚊和大劣按蚊的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注释.方法 采用普通PCR的方法获得了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长序列,并比较分析了其他48种蚊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基于PCG 123,PCG12,氨基酸序列和GTR+I+G模型,利用贝叶斯和最大似然法构建
目的 乌头按蚊和美彩按蚊都是重要的传虐媒介,在中国南部和西南地区都有广泛分布.按蚊属蚊虫的分类地位的澄清对于蚊虫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线粒体基因组是用于蚊虫分类和进化关系研究重要的分子标记.方法 本研究采用18对引物利用PCR扩增的方法测序和组装了两种按蚊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对其基因组序列的结构、碱基组成、蛋白编码基因、tRNA二级结构以及控制区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已测序的32种按蚊属蚊虫的
该研究使用长PCR扩增和引物步移法测定了豪猪血蜱(Haemaphysalis hystrici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在对序列进行拼接和注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结构、序列组成及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情况等,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为蜱类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新信息.豪猪血蜱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4536 bp,碱基A、T、C、G的含量分别为38.37%、9.84%、12.94%及38.86%,37个基因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采自我国22个省份的姬鼠属标本进行鉴定,研究调查中国姬鼠属鼠种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种类的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同时也为我国鼠传疾病的防控与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扩增鼠类组织样本的线粒体细胞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NJ),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119份姬鼠属样本经PCR均获得有效COⅠ基因扩增片段,通过构建分子进化树得到8个
目的 小型兽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云南临沧是家鼠鼠疫疫区,为了研究当地野生小型兽类的构成及其在鼠疫疫源地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我们对临沧大雪山不同海拔的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小兽种类进行了复核鉴定。结果 在海拔1200-3200米之间6个梯度上共采集了177份小兽标本,隶属于三个目5个科15个属。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分析了124份标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