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中部秋季垂直涡动混合特征

来源 :2003年中国物理海洋学进展与展望战略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2000年秋季调查期间,在黄海冷水团中心位置(站位位置是34°30N,123°06E,水深79 m)的温度、盐度、海流等连续44小时观测数据,分析了黄海中部秋季垂直涡动混合的特征。秋季黄海中部35~40 m水层维持了较强的温度、盐度和密度跃层,其流速剖面也呈典型的斜压潮流形态,流速在海表面、海底以及跃层都有较强的剪切。因此就有明显的湍流动能耗散。由此推出的密度扩散系数在近海底10 m内最大为5×10-4m2s-1.上、下混合层内均为10-5~10-4m2s-1,而跃层处密度扩散系数比混合层小2~3个量级,层化确实抑制了混合层之间的湍流混合。所有要素都呈现半日潮的变化规律,谱分析表明湍流动能耗散和密度扩散系数都有6小时左右的显著周期,说明浅海潮汐混合占主导地位,在涨急、落急时都有较强的混合,主要表现为高密水被卷挟进入上混合层。另外湍流动能耗散有50分钟的显著周期,这恰是该海域本征湍流混合时间。
其他文献
一系列研究表明,台湾以东黑潮的流量与其两侧的水位差距平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用黑潮两侧的水位差距平来分析研究黑潮流量的变化规律。本文根据基隆与石垣岛之间的水位
会议
本文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对2000年夏季南海中部与南部观测资料进行诊断,并对南海大尺度环流时空变化及其规律进行探讨。
近20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和国内海洋界的同行研制了许多海洋数值模型,并以这些数值模型完成了相应的海洋现象的模拟、研究和预报预测。本文介绍了近海环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的研
大气CO2含量及其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洋对大气CO2变化所起的作用(即源或汇的问题)是研究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主要内容之一。
会议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有关东中国海物理海洋学研究的进展,总结了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当前东中国海物理海洋学研究应聚焦的若干科学问题。
要体现潮流在浅海陆架环流中的作用,模式开边界条件需要以余流和潮流合成的形式给出,才能严格保证计算区域内水量进出的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开边界条件在以潮流和潮位给出的情况
会议
本文针对气候-海洋变动的生态响应这一前沿问题,综述其国际国内的研究现状,分别就年际与年代际变动及其机制进行论述。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现象观察与分析为主,同时总结了国内相
会议
航空接噪人员听力损伤分析陕西省卫生防疫站(710054)王兵李卓敏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刘静坤对某航空公司432例航空接噪的飞机维修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听力测试,以该公司不接触该噪声的56例行政
在潮汐潮流数值模拟中,底摩擦系数的选取是一个相当重要但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在一般的数值模拟工作中,底摩擦系数被当作一个常数,或者在不同的海域取不同的常数。其处
会议
阐述了军事海洋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军事海洋学研究的总体需求和美国海军海洋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10年我国军事海洋学的研究与发展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