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浓缩水处理技术能耗分析及其案例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ub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冷冻水处理技术是以低温条件下物理化学相平衡理论为基础,实现污染物浓缩同时得到再生水的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方法.其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无外源污染、适用范围广、安全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冷冻法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此方法的技术特点和能耗情况,主要研究了以四氢呋喃和喹乙醇废水为主的有机废水,在最优条件下冷冻出水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6.95%,最后还介绍了利用此方法进行工程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也表明了利用冷冻法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有很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为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以KMnO4-Fe(Ⅱ)为调理剂对污泥进行调理,研究该工艺调理后的污泥在不同脱水方式下的脱水效果,并探讨不同氧化程度下铁锰元素在污泥固液两相的分布.结果表明,KMnO4-Fe(Ⅱ)调理后,污泥经离心脱水、真空抽滤脱水及压滤脱水后的含水率分别为分别为90.94%、78.78%及73.40%,相比于原泥,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显著降低.KMnO4-Fe(Ⅱ)调理可适用于不同的污泥脱水
本研究着眼于严峻的水环境砷污染问题,利用CuO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及CuO和Fe3O4对As(Ⅴ)的强亲和力,合成并表征了磁性CuO-Fe3O4复合材料,构建了CuO-Fe304可见光催化氧化/吸附同步除砷体系,利用光催化氧化作用将氨基苯胂酸(p-ASA)转化为As(Ⅴ),进而通过吸附作用实现As(Ⅴ)的高效同步去除.本文考察了CuO-Fe3O4可见光催化氧化降解p-ASA及吸附去除降解释放的无机砷的
环境中低浓度抗生素的持续存在导致细菌抗性增强,严重威胁生态与人类健康.污水处理厂接收各污染源排放的抗性基因(ARGs),并通过不同途径排放到自然水体和土壤中,是环境中主要的抗性基因排放源.本文比较不同再生工艺设施对ARGs的消减作用,探究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量、整合子与ARGs丰度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进人注水开发中后期,化学驱成为油田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油田配注聚合物普遍采用"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配注"的方式,该过程中污水中的硫化物会导致严重的聚合物粘度损失,影响聚驱开发效果.为解决聚合物粘度损失问题,在明确硫化物产生原因基础上,研发了生物竞争抑硫除硫提高配聚粘度技术,现场应用效果显著.本文以某配聚站实施生物竞争抑制技术前后,通过监测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聚合物分子量信息等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的水处理工艺已被广泛研究和接受,而生物膜法是一种好氧型生物处理工艺,也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中.本文通过设计使用玄武岩材料生物膜强化人工湿地来处理城镇污水,通过实验监测,来观察该系统对城镇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通过该系统处理后的城镇污水,其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得以高效移除.
磷污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化学除磷工艺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利用载镧磁性水凝胶复合吸附材料进行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镧磁性水凝胶吸附剂对水体中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为79.65±1.67mg/g,吸附过程在4小时内达到平衡,在近中性的pH范围内(5.00-9.00)和较高浓度共存离子的条件下对水体中磷酸根仍保持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主要受配体交换、静电引力和Lew
以铜钼分离尾矿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采用紫外光(UV)辐照法、自然光照射法对铜钼分离抑制剂的降解效果,并考察了光照时间、捕收剂、产品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和自然光均能有效降解铜钼分离抑制剂.对于2.0kg/t混合精矿的抑制剂用量,在UV或太阳光作用下降解6h后,抑制剂降解率均达到50%以上,光照降解程序启动后,不论是否光照,降解将持续进行,最终降解率达到99%以上.
本实验通过向污泥中添加不同含量(分别为1.25%和5%,质量比)的玉米芯和稻壳生物质炭,以无添加生物质炭为比较,分析污泥有机物含量与形态以及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变化,揭示生物质炭对污泥蚯蚓粪中有机物稳定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芯炭显著增加污泥中有机质的降解和矿化的速度(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添加高含量玉米芯与稻壳生物质炭均能提升其蚯蚓粪中的细菌16S rDNA的
离子水凝胶作为吸附剂,具有表面电荷高,溶胀性能好的特点,因而在阴离子污染物的吸附去除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本文制备出了一种双网络阳离子水凝胶基吸附剂DN-MCH-La(OH)3,研究了该吸附剂除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pH的影响.研究表明,DN-MCH-La(OH)3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量在近中性pH范围内(5.20-8.80)取得最大值并保持稳定,最大吸附量能达到68.74mg P/g,在酸性和
使用镧改性赤泥对实际电镀废水中的Cr(Ⅵ)和Cu(Ⅱ)进行动态吸附,研究了吸附柱填料高度、初始浓度和进水流速等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柱的穿透时间与填料高度成正相关,与初始浓度和进水流速成负相关.Thomas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改性赤泥对Cr(Ⅵ)和Cu(Ⅱ)的动态吸附过程(R2>0.9).拟合结果表明内部扩散和外部扩散均不是限速步骤.BDST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Cr(Ⅵ)和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