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神神经系统药物由于其作用靶点和治疗适应症的特殊性,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实验设计、具体实施和结果评价均具特殊关注点.近些年,本中心系统评价了十余种作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的药物,涉及的靶点包括胆碱酯酶、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等.本文总结了该类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实践中的关注要点.总之,精神神经系统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应根据药物作用机制、代谢特征等前期研究结果,充分调研已上市或处于临床阶段相关药物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501号,201203
【出 处】
:
第三届(2017年)中国安全药理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安全药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神经系统药物由于其作用靶点和治疗适应症的特殊性,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实验设计、具体实施和结果评价均具特殊关注点.近些年,本中心系统评价了十余种作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的药物,涉及的靶点包括胆碱酯酶、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等.本文总结了该类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实践中的关注要点.总之,精神神经系统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应根据药物作用机制、代谢特征等前期研究结果,充分调研已上市或处于临床阶段相关药物的药理毒理资料,开展细致的剂量探索实验找寻供试品毒性作用规律,以支持正式实验的剂量设置、个性化毒性监测指标和时间点的设计,较为全面揭示其毒性反应特征。
其他文献
豆科植物甘草,具有多样的化学成分和多种药理作用,己成为现代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其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及其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临床药理药效作用进行阐述,并且分析了其在现代研究中复方配伍和炮制前后的研究,展望了其在药品,食品,化妆品,烟草等等诸多行业的前景,并指出了其在研究进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今后对于甘草的研究提供参考.
药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各国药品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药物安全性评价方法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安全性评价方法不断出现,包括肝脏、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毒性的评价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药物心脏毒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随着国内GLP的发展,中药新药安全药理学研究的试验方法也日渐规范,但是有些方面仍需特别关注.首先是遥测技术的使用.其次,试验中还需特别关注观察时间选择的合理性。另外睡眠协同试验中的戊巴比妥钠剂量的选择也需关注,由于戊巴比妥钠来源不同、动物种系及来源、试验条件有差异,不能仅仅参考文献资料来确定戊巴比妥钠剂量。需要通过预试验的剂量筛选,以保证正式试验的成功。安全药理学研究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一部分,它与
川乌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Debx.)的干燥母根,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现代单用或配伍用于关节炎、纤维组织炎、坐骨神经痛等症.但是,川乌也是具有大毒的一味中药,使用不当极易造成中毒反应.近年来,乌头导致的中毒事件屡有报道.乌头类生物碱通常被认为是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为主要的毒性成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这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试验是安全药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药物安评机构中,多采用自发活动,转棒,爪抓力及体温测试等实验项来评价药物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其中,自发活动及转棒所反应的机体活动协调能力,由于动物行为的不确定性,数据变异较大,导致实验体系精度不高,不能准确地反应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实验精度的可行办法在于对动物进行实验前驯化筛选,淘汰行为异常动物,使进入实验的动物行为方面趋于一致.但
临床前的药物安全性评价应把选择最佳动物模型和实验范式作为指导原则,即所选用的动物模型和范式能够最大程度的转化到人的应用上.尽管啮齿类动物是比较廉价和常用的动物模型,但是在转化医学上,成本较高的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NHP)更具优势,尤其在安全性药理试验中对神经系统评价方面,NHP可能成为最合适的研究对象.总之,NHP的自身具有的独特属性使其在药物进入临床之前作为神经系统
叶酸(FA)缺陷引起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管缺陷,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神经元细胞的作用,而对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的作用鲜有报道.且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经典抑制剂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引起白质病变作用的神经细胞和机制尚未阐明.FA对OLs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证实,FA通过激活DHFR,进而激活
近年来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解决了一些中药毒性问题、也澄清了一些对中药的误解,但随着中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药相关不良反应或事件的报道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理念认为无毒的中药依然发生了不良反应事件,例如日本柴胡事件、新加坡黄连素事件、国内何首乌事件等,对中药在临床应用及全球内范围内的推广都造成了相当大的不良影响,所以,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临床应用基础,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瑰宝,近年来,中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有关其质量控制和安全性也倍受关注.既然中药的属性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药品,不管是中药饮片还是中成药或是其他剂型,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不可忽视的,而在其药方、剂型、剂量和疗程固定的前提下,安全性就凸显其重要性.针对这一现象,中药安全性评价逐渐规范发展,并在临床中展开广泛的药物试验,以期解决中药
安全药理学研究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安全药理学研究,阐述对重要系统的影响,或对毒理学试验或临床试验中出现不良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为临床试验和安全用药提供信息,也可为其他毒理学试验提供信息.这些年来安全药理学研究方法和认识均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心血管安全性风险评估方面.药理学研究方法和认识均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心血管安全性风险评估方面。中药新药安全药理学研究关注要点包括以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