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应力起源

来源 :2014年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壳应力起源于岩石圈内部和地幔深部密度横向不均匀,是地球动力学的根本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立求解岩石圈三维力平衡方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这两方面的贡献。对于岩石圈内密度异常对地壳应力的贡献,我们通过计算岩石圈重力势能的横向差异而得到;而对于深部地幔密度异常的贡献,我们则利用经过资料约束的三维全球地幔对流模型产生的拖拽力作为底部边界条件,耦合在岩石圈有限元模型中而获得。全球地幔对流模型引入了以大陆主要地质特征和海洋板块冷却机制为依据的横向粘性变化,同时为观测的板块运动方向、板块速度的散度与旋度之比、重力水准面异常和残余地形所约束。我们的地壳应力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地表观测的应力形态和方向。模拟同时显示,只有合理的地幔的拖拽力和岩石圈内密度变化的组合才能拟合观测资料;坚硬且粘性在横向上变化3~4个数量级的岩石圈模型最符合实际观测;地壳偏应力的量级在20~ 70MPa之间。最优应力拟合模型还揭示,地幔拖拽力与板块运动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地幔拖拽力在有些地方驱动板块运动,而在另外一些区域(如北美西部)则阻碍板块运动。
其他文献
  空间物理学是1957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近50年来,空间已成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环境,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简要回顾了空间物理探测发展的历程,总
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典型坨-甸相间地区为研究区,野外布设239个采样点,测定了其含水率、干容重、有机质、饱和导水率等理化特性。整理分析各理化特性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对流
  重力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重力场测量技术进入了空间观测的时代。美欧发射了高低跟踪、低低跟踪和卫星重力梯度三类重力卫星,成为了少数几个具有全球重力场测量能力的国家,高
河岸上的崩滑体滑动后侵入航道中,直接改变河床的形状,造成航道尺度不足甚至堵塞航道,这对于河道的行洪和航道的通航不利。因此有必要研究崩滑体在不同型式河道中的堆积特点,预测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策,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演化中充分体现。这是因为科学与自然的和谐、与人文的耦合,则必创造出人类进化历史的美妙长卷。近500年来
会议
  为实现等距离投影、等角投影和等面积投影间的直接变换,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全面导出了子午线弧长、等量纬度和等面积纬度函数间变换的直接展开式,将式中系数
  本文给出拉格朗日无奇点运动方程的严格数学推导。该方程的无奇点特性使轨道力学中的奇点问题获得了完全的解决。
  地震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最强有力工具,在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机制、地球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地震层析成像在数
会议
  传统希尔伯特变换不能压制信号中高频噪声,且其滤波器在零点奇异。这两个问题使得传统希尔伯特变换在提取信号包络时存在困难。基于这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低通希尔伯特变换
  基于日、地和卫星的绝对位置向量,利用数值法可以高精度计算单个卫星的地影参数,但是难以快速而全面地分析某一类卫星的地影参数变化和分布规律。从日、地和卫星三者的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