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展基础的鸟类繁殖生态学研究,可以为受胁鸟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画眉科珍稀鸟类.2009-2013年,对灰胸薮鹛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样线法对灰胸薮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个地区灰胸薮鹛的平均繁殖密度仅为1.45±0.30♂/km2.同时,采用MAXENT模型对灰胸薮鹛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4
【出 处】
:
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基础的鸟类繁殖生态学研究,可以为受胁鸟类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画眉科珍稀鸟类.2009-2013年,对灰胸薮鹛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样线法对灰胸薮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个地区灰胸薮鹛的平均繁殖密度仅为1.45±0.30♂/km2.同时,采用MAXENT模型对灰胸薮鹛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灰胸薮鹛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四川省中南部,总面积约19,957km2.其中,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和较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约1,517km2(7.6%)和5,238 km2 (26.2%).灰胸薮鹛的繁殖期为4-8月.营巢植被主要是四川方竹.雌鸟于每天早晨产1枚卵,窝卵数为2.9±0.2 (n=10)。产完最后1枚卵后孵卵开始。雌雄均参与孵卵、育雏和暖雏。孵卵期约为14d,育雏期13-14d。孵化成功率、出飞率和繁殖成功率分别为58.6%、70.8%和27.5%。天敌捕食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灰胸薮鹛繁殖成功率的两个主要因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对灰胸薮鹛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盖度、竹子盖度、草本高度、距小路距离、距林缘距离和藤本植物丰富度是影响灰胸薮鹛巢址选择的关键变量。由这6个变量组成的回归模型对灰胸薮鹛巢址选择的预测准确性达95%。此外,研究还表明,四川方竹可能是灰胸薮鹛繁殖栖息地的关键植被。
其他文献
目的:动态观察冠心病患者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合成与吸收标志物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期为个体化降脂治疗提供经验.方法:(1)采集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5例,给予辛伐他汀20mg/d治疗4周,根据不同危险分层确定治疗目标值进而判断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达标;(2)分组治疗:血脂达标者入选单纯他汀组继续服用辛伐他汀:血脂未达标者入选联合治疗组,辛伐他汀
目的:通过收集周边地区HBV携带者血浆HBV-DNA拷贝数资料,以及HDL等血脂指标和HDL代谢相关的血浆关键酶及蛋白活性情况,分析其相关性,为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校附属医院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及阴性男性受试者血浆样本,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结果:HBV阳性受试者者(n=61)血浆TC(男性4.58±0.86mmo1/ VS
目的:为避免FH重症患儿出生,探讨羊水细胞LDLR基因突变分析在产前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生育过FH重症患儿并再次妊娠的妇女,收集其核心家系成员基本临床资料,初步确立其遗传模式;提取家系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在排除ApoBlo。基因突变后,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核营酸序列分析筛查LDLR基因突变;并将突变位点在其父母身上验证以确定遗传来源;于妇女妊娠16-20周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
目的:了解长治地区一般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现状,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224例来自各个行业的人群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中老年组血脂水平除HDL-C外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血脂异常率的比较(血脂谱异常率从高到低排列为高TG>高TC>高LDL-C>低HDL-C,各年龄组除HDL-C外,
目的:内质网膜蛋白Seipin基因突变可导致人类脂肪缺失(CGL),并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Seipin全身敲除的小鼠表现出和人类CGL相似的表型.由于Seipin广泛表达于全身多种组织,为了研究脂肪组织中Seipin的功能,建立了脂肪特异性Seipin敲除小鼠(aP2-SKO)模型,探讨Seipin在脂肪细胞功能以及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Cre-LoxP技术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原发性小儿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谱,筛选出特异变化的miRNA,评价临床诊断和预后价值,探讨其在NS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方法:TaqMan低密度芯片技术对未治疗的33例NS忠/儿和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儿童组成的两份混合血清测定miRNA表达量;差异表达的一些miRN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126例患儿和79例正
食物是限制动物分布和扩散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也是影响鸟类迁徙策略及停歇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丹项鹤是一种典型的迁徙鸟类,黄渤海地区的三个河口和滨海湿地是丹顶鹤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本研究采用粪样分析法研究丹顶鹤迁徙和越冬期食物组成的地区差异以及对主要食物的选择性取食.结果发现:三个研究地区丹顶鹤的食物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F=219.0,P<0.001),其中盐城主要以水稻(Oryza sativa
羽毛延迟成熟(Delayed Plumage Maturation,DPM)是指鸟类在第一个繁殖季节无法获得和成年个体一样羽毛的现象,需要在第一个繁殖季完成后才能完全披上成体羽毛.狭义的DPM特指雀形目鸟类中雄鸟羽毛延迟成熟现象.以白腹短翅鸲(Hodgsonius phaenicuroides)为研究对象,从到达时间、配对成功率、领域质量和标本实验四个方面对亚成体雄鸟的羽毛延迟成熟现象及其机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