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南部及东海赤潮优势种及暴发特点探讨

来源 :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黄海南部及东海海域的赤潮在暴发频率和涉及面积方面都有所增加,给当地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通过研究1933--2004年间的有关记录,探讨该海域赤潮暴发的特点及其影响.数据显示赤潮高发季节在1980年以前为8到10月份,但在2000--2004年为5,6月份;赤潮优势藻种也发生了变化,2000年前夜光藻与中肋骨条藻是主要的优势种,而东海原甲藻在2000--2004年成为一个明显的优势种,1980年前束毛藻曾是一主要优势种,但之后仅有一次记载.藻种的变化很可能是导致赤潮暴发的季节变化及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针对黄土高原裸露地区实施就地集雨工程时沉沙池的特殊要求,运用相似设计和黑箱理论,设计完成模型试验装置及相应试验,结果表明,矩形沉沙池对粒径大于0.75mm的泥沙,排沙率达95﹪以上,粒径小于0.005mm的泥沙,排沙率为17﹪.沉沙池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为其结构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依据,也可用于验证数值计算的成果.
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在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土上创造出农业奇迹,一举走到世界前列,与其独特、适宜的节水技术密切相关.中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严重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宜中国国情的农业节水道路.本文从以色列节水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出发,结合中国目前农业节水技术现状,对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目前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应从多样性、适宜性、价格低廉性和高效节水性方向发
试验表明,固定道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轻地表径流,提高土壤作业适时性和准确性,在目前固定道占地20﹪的情况下,总产量没有减少.分析了无压实以及中、小型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压实等处理方式的土壤容重、入渗率和耕作阻力.结果表明,机具随机进地将造成对土壤的严重压实,降低土壤水分入渗,增加作业能耗.
本文在界定了农业生产能力储备概念的基础上,将中国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农业生态类型类型区,在对每种类型区进行环境识别与系统诊断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14种农业生产能力储备的基本模式,得出了农业生产能力储备模式研究的初步结论.
针对于目前坐水播种技术实施中的盲目性,本文通过抗旱拌种剂对照试验,坐水剂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坐水试验,寻找影响坐水播种时种子发芽出苗状态的主要因素,并弄清坐水剂对土壤湿润状况的作用,进而确定坐水播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及抗旱播种技术的实施方案.
针对目前人力机械套种玉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研制ZBYT-3玉米套播施肥机,通过加宽小四轮拖拉机的轮距和提高离地间隙与其配套;小麦播种时预留中间套种行,实现玉米套种机械化.为探索适合山东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套种一年两熟耕种工艺,借鉴国内外旱地持续农业研究和保护性耕作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小麦联合收割机沿规定路线行走作业,秸秆粉碎有控制还田;玉米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进行带状深松,形成虚实相间的土壤结构,
本文叙述目前农业生产中推广与使用的耕作、种植机械新技术与新设备、主要有旱地耕作保墒、茎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覆膜播种、联合作业、梯田修筑、开沟铺管技术与机具.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行走式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的实用机型——悬挂式卷管灌溉机.它利用农村保有量最多的小四轮拖拉机作动力,对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保苗浇水、丰产灌溉、推广节水型农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该机型的技术特点、结构设计、工作性能等作了重点论述,并对该机型与国内外其它类似机型从多方面进行对比.
本文以多年试验示范的生产实践为依据,详细论述了机械化旱作农业配套技术和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在旱作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增产机理,全面阐述 了该项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广应用该项技术提出了建议.对指导旱作地区推广应用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适应中国广大旱作农业地区春旱频发的气候特征,充分利用农村大量保有的行走式动力机械(拖拉机,农用运输车),以少量的水资源解决适时播种出苗问题,从而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现已开发出数十种坐水播种机具及苗期补水灌溉机具.在多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使用中,充分体现了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节水、节支增收、生产率高的特点,在中国旱作农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