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雌雄个体对不同鸣声回放实验的反应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特别是鸡形目鸟类,在繁殖季节雄鸟具有占区鸣叫行为。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为雌雄同型的鸡形目鸟类,有关其繁殖行为尚未有研究。2006年3-7月,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发现海南山鹧鸪雌雌鸟均具有领域鸣叫行为,且雌雄个体通过鸣叫共同参与领域的防卫。这是国内首次发现鸡形目鸟类中雌性个体具有领域鸣叫行为。利用语图分析仪,对海南山鹧鸪的雌雄个体的鸣声类型进行了声谱分析。借助激光测距仪,通过录音回放实验,比较了雌鸟和雄鸟对不同录音回放的反应。野外调查表明,22对海南山鹧鸪的雌雄鸟均对混合鸣声有反应,且反应的鸣声也为混合鸣声,即雌雄鸟都对混合鸣声有反应。而在雌雄分开的单独鸣声回放中,22只(100%)雌性个体对雌性叫声有反应,仅7只(18.2%)雄性个体对雌性叫声有反应;回放雄性叫声中,分别有19只(86.4%)雌性和17只(81.8%)雄性个体有反应。分析表明,对于雌性鸣声回放,雄鸟和雌鸟的反应具有极显著差异(Z=-4.716, P<0.001),即占区雌鸟对入侵雌鸟的反应要比占区雄鸟对入侵雌鸟的反应极显著地强烈: 对于雄性鸣声回放,雄鸟和雌鸟的反应无差异(Z=-0.369,P=0.712),即两者都对入侵雄鸟有较强烈的反应。雌性鸟对于雌雄两种鸣声回放反应无显著差异(Z=-1.774, P=0.076);而雄性鸟对于雌雄两种鸣声回放具有极显著差异(Z=-3.31, P=0.001),即占区雌鸟对于入侵者是雄性或者雌雄的反应无显著差异,都是强烈的,而占区雄鸟则不同,对入侵雄鸟反应强烈,但对入侵雌鸟则不然。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寄生在黄鳝体内的隐藏新棘虫流行的季节动态。 1997年3月~12月每月中旬采样一次,共解剖检查了593尾黄鳝,结果显示: 隐藏新棘虫在宿主群中流行的动态曲线“V”型, 夏季为
以运动度冷冻复苏率、金黄地鼠裸卵穿秀和精子低渗膨胀试验作为检测指标,分别比较了乳糖、蔗糖和葡萄糖对大额牛精子的低温冷冻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糖对大额牛精子的低温冷
无柄蔓足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常成群附着于海岸岩石、堤坝码头、海水管道、水底电缆、养殖设施及其他海洋动植物,是海洋生态和污损生物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回顾了我国在无
缅阴虫属是我国长江以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重要的陆栖等足类。本文对我国该属的区系组成和分布作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该属的代表种类--眼斑缅阴虫B.ocellatus的栖息地、食性和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低浓度镉(1.87mg/L)在三个不同时间段(5d、15d、30d)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yangtsekienseBott,1967)鳃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海蛇的分类现况、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分布,阐述了海蛇的生物学,包括栖息环境、呼吸和下潜、食物和食性、繁殖、蜕皮、天敌与共生、海蛇咬伤问题。
本文从南海南沙群岛渚碧礁泻湖中采集浮游动物鉴定出歪水蚤科一个新种--膨歪水蚤(Tortanustumidus)。这一新种的雌性和雄性个体头部背后端具1小突起,以及雄性右第5胸足的特征
本文记述中国明对虾心脏组织分泌现象的超微观察和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心肌间隙细胞具有分泌行为.分泌物产生的过程是与各种细胞器的发育演变相伴随.核仁出现,粗面内质网逐渐发
本文以山东泰安、临沂两个鱼池产的两种介甲类(EocyzicustaianensisHan,ShuetLiu,Eocyzicussp.)为材料,首次对其18种氨基酸及其他营养成分(钙、磷、粗蛋白、粗脂肪)进行了测
本文将虹鳟的两种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的蛋白编码片段经酶切消化后,连接到pQE30表达载体上,转化到大肠杆菌JM109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应用Ni-NTA和固定金属亲和层析(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