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单体最佳制备工艺的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甲基丙烯酸(MAA)为主要原料,用直接酯化法制备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以酯化率作为衡量指标,研究了MAA与MPEG的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掺量、阻聚剂掺量和酯化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酯化条件包括MAA与MPE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1,催化剂掺量为MPEG与MAA质量和的2%,阻聚剂掺量为MAA质量的2%,酯化温度为120 ℃,酯化时间为7 h。以本文最佳酯化工艺得到的大单体为原料制备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掺入后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达303mm,1 h后的净浆流动度为297 mm。
其他文献
自从有水泥混凝土以来,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原因,存在着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解决收缩裂缝,但至今只有膨胀混凝土或称补偿收缩混凝土取得明显实效,补偿收缩就是用限制条件下的膨胀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从而减免裂缝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在吴中伟院士、游宝坤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的研究,相继开发了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及施工方法和采
本文介绍了ZY膨胀剂的性能和其在杭州盛元·慧谷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该工程竣工后没有发现有害裂缝,取得了良好的抗裂防渗效果.
本文提出了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存在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从预制构件和预拌混凝土两方面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中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与耐久性技术规程》,介绍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对外加剂的新要求,在分析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应用难点的基础上,对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文以造纸黑液(BL)和酸性麦草木质素(AL)为原料,通过接枝磺化反应制备一系列改性木质素混凝土高效减水剂GCL1-JC。选取特性黏度分别为6.91 mL/g、6.27 mL/g、6.01 mL/g、5.07 mL/g、4.69 mL/g的产物及磺化度分别为1.73 mmol/g、1.90 mmol/g、2.12 mmol/g的产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相对分子质量与磺化度对反应产物减水分散性能的影响
本文在优化梳形共聚物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一种超早强型混凝土超塑化剂PCA(R)-V。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越低,添加PCA(R)-V的砂浆或混凝土早强效果越明显。在4℃低温环境下,24 h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当于掺普通PCA(R)-Ⅰ的500%以上,30 h抗压强度相当于掺PCA(R)-Ⅰ的480%。工程试验证实该外加剂完全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建设对减水剂的性能要求。
本文根据高分子设计原理,从合成大单体的组分及比例、合成温度、物料的反应浓度、改性剂的使用及掺加方式等方面对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塑性能进行探讨。通过试验合成条件的改变以及改性剂的掺加优化减水剂的合成工艺,得到高保塑性聚羧酸减水剂HSP,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有较高的减水效果和较好的保塑效果。
用马来酸酐酯化聚乙二醇单甲醚,加工过程不使用溶剂,并选择单体A与之共聚,通过调整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加料方式以及吸附基团与分散基团的比例成功合成出了一种以马来酸酐聚醚酯为基础的新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净浆流动度测试说明此种减水剂不仅有一定的减水率,还有良好的分散保持性能。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不同结构特征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得了不同结构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化学组成和不同细度水泥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1)掺量较小时,侧链聚合度和MAA/MAA-MPEG比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不大。掺量较大时,MAA/MAA-MPEG比增加和侧链聚合度的降低有利于吸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易于吸附;(2)不同矿物组成的水泥的吸附能力不同;(3)水泥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高,对水泥的适应性好,研究开发新型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代表了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发展方向。试验中采用不同聚合度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合成丙烯酸类单体,在链转移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情况下,共聚合成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并对所合成的外加剂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