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已婚育龄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CHNS数据的非线性面板的实证

来源 :中国人口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背景下随之而来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引发了公众对生育问题的持续关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047,抛开数据统计误差不谈,如此低的总和生育率的确反映出当前我国面临的低生育状况,而生育政策的放开对公众的生育行为是否产生预期的促进效果仍不明确.
其他文献
世界各国使用现代避孕方法的人数普遍在增加,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现代避孕方法普及率(Contraceptive Prevalence Rate,CPR)从27.8%上升到42.3%,到2009年上升到50.7%;发达国家现代避孕方法的普及率从70年代的67.9%上升到90年代的70.3%,到2009年又上升到72.5%;发展中国家使用现代避孕方法的水平也从32.1%上升到45.3%,200
生育行为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其所具有的数量、时间和性别的三维特征已被广泛认同.在既定的妇女生育期内,随着现代避孕手段的普及,生育间隙可被任意扩大.生育间隔通过调节人类的生育密度不仅影响时期生育水平,降低妇女终身生育率,而且影响代际生产.正基于此,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之初,除规定每对夫妇可以合法生育的子女数量,对依法可生育二孩的人群还提出了要间隔一定年限方可生育二孩的要求.其时起,间隔生育就是我国人口
为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压力和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国家干部、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确实存在实际困难经过批准可
为了解卫生与计划生育机构改革、生育政策调整后各地计生协会的工作状况,浙江省计生协会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开展“新时期计生协工作转型研究”课题.于2016年4~5月对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人员、计划生育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结合计生协会实际工作,课题组设计两份调查问卷.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人员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协会服务现状,新时期协会工作变化、协会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后协会工作的发展方向.计
高龄孕产妇生育风险问题是当前我国贯彻落实全面两孩政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2016年1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们国家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对象有9000万人左右,其60%是在35岁以上,50%是在40岁以上,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后,高龄孕产妇家庭明显增多,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风险增
随着全球性低生育趋势的蔓延,生育水平的变异更多地源于生育间隔而不是生育数量.因此,生育间隔在生育水平的测量和人口预测研究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郭志刚(2008)根据全国1997年和2001年生殖健康调查(合并)数据的分析,发现生育间隔对时期生育水平的影响明显:20世纪80年代由于生育年龄提前,导致时期总和生育率比终身总和生育率高0.171,而1900~1995年,由于生育年龄的推迟,时期总和生育率比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社会转型,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的变迁和发展.社会转型本身就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由此还导致了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的变化,以及家庭抚育、赡养等功能的弱化.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自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顺应了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期盼,有利于调适陕西省及全国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均衡发展.随着陕西省经济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家庭生、养、育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同时,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孩子对家庭的价值功能也在不断弱化.在此背景下,面对两孩生育政策,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十分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二孩生育
婚姻匹配体现的是婚配双方在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的对应关系.人们在择偶时往往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或般配的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而在异质婚中,通常存在两种婚配形式,即“男高女低”和“男低女高”.其中,“男高女低”的情况更为常见.
普遍贬低妇女,淡化她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国农村文化的特点,“男强女弱”“男外女内”这类具有男权主义色彩的词汇在广袤的中国农村演绎得尤为深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创造性地开启了对中国农村各个方面的重新塑造,在集体劳动转向家庭劳动的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性别差异,男女分工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变化——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逐步被具有现代化色彩的“男工女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