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植物入侵不仅会改变入侵地的植被类型和结构,造成鸟类的栖息地丧失或破碎化,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入侵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使得本地鸟类的食物资源减少或食物资源类型改变。通过比较崇明东滩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与土著种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中的鸟类群落及潜在食物(节肢动物、芦苇种子和互花米草种子),得出以下结果:
1.通过利用迷网在两种植被群落中捕捉鸟类发现,芦苇群落中鸟类网捕率(1.00±0.82只/网小时)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中的鸟类网捕率(0.14±0.22只/网小时,p<0.001)。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为两个群落的优势种,其中在芦苇群落中占捕获鸟总数的43.4%,在互花米草群落占50.8%。苇码(Emberizapallasi)是芦苇群落中的另一优势种(24.2%)。
2.用网捕和收割植株两种方法在两种植被群落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389头,隶属10目。其中入侵种互花米草群落中有节肢动物8目51头,而芦苇群落中有节肢动物9目共1338头。两种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类群也有很大区别,互花米草群落中出现的优势类群为蜘蛛目和双翅目;而芦苇群落中的优势类群包括同翅目,鞘翅目及缨翅目。
3.通过对网捕到的114只鸟的粪便中的食物残渣分析,鉴定出8个目的节肢动物及互花米草和芦苇的种子。这些鸟的主要食物中出现率最高的为同翅目的宫苍仁蚧(Nipponaclerdabivvakoensis)(84%),芦苇的种子(62%)和半翅目昆虫(26%)。
4.对两种植物群落中的潜在食物结构及鸟类粪便中的食物结构的多变量分析(ANOSIM)表明,在芦苇群落中捕获的鸟类的粪便中的食物结构与芦苇群落中的潜在食物结构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0.248)高于互花米草群落(0.112),而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捕获的鸟类的粪便中的食物结构与芦苇群落中的潜在食物结构的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0.236)也比互花米草群落的(0.205)高。这暗示着在互花米草群落中活动的鸟类的食物资源可能与芦苇群落存在更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互花米草的入侵减少了本地越冬鸟类的食物资源,并使鸟类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