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滑坡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形成的相对较缓的地形却是山区铁路、公路、城镇建设难以割舍的场址,而对于规模巨大的滑坡,因存在治理难度大、工程规模大、方案决策困难等问
【机 构】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出 处】
:
川藏铁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2016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坡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滑坡形成的相对较缓的地形却是山区铁路、公路、城镇建设难以割舍的场址,而对于规模巨大的滑坡,因存在治理难度大、工程规模大、方案决策困难等问题,已成为山区建设急需研究解决的难题.中铁二院联合成都理工大学开展了"西南地区巨型滑坡形成演化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巨(大)型滑坡分类、演化机理、风险识别与评估、防治对策与整合治理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滑坡形成机制及工程对策的巨型滑坡定义分类;总结了11种巨型滑坡地质—力学模式及其演化机理与特征;提出了巨型滑坡风险分析的双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双指标体系的巨型滑坡风险分析与评估方法;总结提出了"机制分析为本""风险评估超前""分级分区治理""排水优先"的巨(大)型滑坡治理设计四大原则;提出了巨(大)型滑坡滑面(体)锚固与排水的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拟建川藏铁路新都桥地区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直剪试验,重点研究了粗颗粒土在不同级配、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总
本文通过对拟建川藏铁路新都桥地区32处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野外调查和现场监测,研究了季节性粗颗粒冻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分为剥落、滑塌、冲刷和热熔滑塌4种破坏类型.
拟建川藏铁路行走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而隆升的川西及藏东南高原地带,沿线山高谷深,因其强烈的内、外动力作用及气候影响,段内沟谷边坡岩体卸荷作用强烈.本文在多次现场
川藏铁路沿线山高路险,很多区域人车难以到达,采用常规的勘察手段实施难度极大.高光谱遥感数据能有效大面积地对岩石进行分类,其理论依据是岩石的反射光谱曲线差异性.本文选
通过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泥石流形成环境背景与泥石流分布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冰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流域特征和冰川冰湖特征两大类指标.根据各类指标对泥石流作用方式不同
本文基于对结合带地质建造—构造特征深入的现场调查,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信息,建立了结合带地壳结构的地质—力学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结合带地壳岩体
组成岩石的矿物类型、颗粒大小以及矿物结构,对于岩石在冻融循环下的损伤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西藏地区川藏铁路沿线的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变质砂岩和板岩,进行了冻融
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分布着大量的海洋性冰川,冰湖溃决是威胁该区段铁路安全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针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区段冰湖溃决灾害严峻的形势
本文从帕隆藏布干流纵剖面坡降、裂点和凹度出发,结合流域构造、气象水文、地层岩性以及沿线阶地发育特征,对帕隆藏布干流进行分段,探讨其纵剖面形态的工程地质意义.研究认为
川藏铁路帕隆藏布段发育有中国最大的现代海洋性冰川群,沿线冰川沉积物分布广泛,也是该段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分布及发育规律,决定了其冰川沉积物堆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