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对全国范围内150个不同级别的政府行政中心(行政办公楼)案例进行调查,从城市区位、场地规划、建筑设计及建筑细节四个层次归纳、总结出模式语言,即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继而文章溯源到规则产生的过程,从参与规划设计的投资方、设计方入手,在与其访谈中,探寻两个群体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理解的模式语言,并将其与规划设计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个群体在规则形成过程中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发挥的作用。表面
【机 构】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0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对全国范围内150个不同级别的政府行政中心(行政办公楼)案例进行调查,从城市区位、场地规划、建筑设计及建筑细节四个层次归纳、总结出模式语言,即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继而文章溯源到规则产生的过程,从参与规划设计的投资方、设计方入手,在与其访谈中,探寻两个群体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理解的模式语言,并将其与规划设计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个群体在规则形成过程中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发挥的作用。表面上看,作为业主的领导层和建筑师各司其职:领导把握选址、建筑形象气质等大方向和立面材质等比较直观的问题;建筑师负责选择规划布局形式、塑造建筑形象和处理建筑细节等专业问题。然而在此过程中,方案不断地按照领导的意见修正,最终定稿需要主要领导拍板,所以领导的意志与其个人品位、喜好成为方案成败的评判标准。长期照此标准评判,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便形成了设计套路,即本文归纳的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使用套路就可以降低方案失败的风险,而主动创新就会增加此风险。换句话说,这些套路成了“领导不用说,建筑师不用问的默契”,使双方更容易在方案上达成一致。这种默契就是隐藏在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背后的隐性规则。
其他文献
目前,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的预测预报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其中CO及烷、烯烃类气体对防治煤的自燃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气体由于井下风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人们很难确定所检测到的浓度与煤氧化产生的指标气体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通过三种典型煤种——褐煤、气煤和贫煤的标志气体CO/CO2变化规律,结合煤矿现场实际对采空区气体的对比分析,判定采空区煤自然发火进程.结果表明,CO/CO2作为
根据CO分子在一定波段对红外光谱的选择吸收特性,选取CO分子在4.5 μm处特征吸收波长,设计了光谱吸收型CO监测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采用二次谐波信号检测方法可有效获取气体浓度信息,并采用电路模块降低噪声和干扰,提高系统监测灵敏度.结合蓝牙技术设计了局部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与矿用局域网相结合的数据传输结构.
随着南屯矿矿井采场面积的不断扩大,开采深度加强,采空区面积扩大,大面积采空区连成一片,使得因采空区漏风造成的瓦斯涌出和煤炭自燃隐患更加突出.在分析采空区漏风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采空区漏风的监测方法,针对区域性和局部漏风控制提出相应的措施,优化了通风系统,有效地控制了漏风,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开展采空区漏风通道探测、差压监测和气体监测工作,确定采空区漏风通道、漏风量、压差和气体状况,指导了采空
为了确定海州立井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采用地质力学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海州立井地质构造环境、采动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海州立井的向斜构造是冲击地压发生的构造与应力环境,即向斜构造控制了海州立井冲击地压的区域性分布;采动应力是该面发生冲击地压的诱发因素;巷道底板的夹层是冲击地压表现为巷道底鼓破坏的原因.最后从岩石力学系统的角度将海州立井冲击地压的机理问题划分为3个层次的系
安太堡露天煤矿南帮为露天与井工协调开采影响边坡,其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具有露天与井工开采变形双重特征.本文采用RFPA、FLA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煤矿南帮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露井协调开采条件下,岩体变形破裂相应的力学模式表现为露天开挖和地下开挖岩体变形破裂过程的采损效应的多种叠加。当露天开采后进行地下开采时,地下开挖对边坡岩体变形破裂过程的影响表现为岩体失效变形和结构破损进程的加剧
根据王洼二矿115011综采工作面倾角大、工作面长、推进速度慢等特点,结合煤层赋存条件,从采空区遗煤量、漏风供氧条件及氧化时间等方面对发火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压注液态CO2和高分子胶体为主的综合防灭火措施,将液态CO2降温和惰化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以及高分子胶体堵漏效果好、降温持久的特点综合起来利用,为了保证火区的治理效果,在工作面周边施工了灭火辅助巷道施工钻孔,提高了钻孔的有效率
传统民居是地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明清以来苏州和广州两地传统民居为研究案例,比较两地传统民居在民居总体格局、街区肌理、大型府宅院落、中小型单体民居以及民居建筑细部等五个方面之间的差异,分析传统民居在适应不同气候、环境条件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索了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从城市总体形态看。由于苏州纵横水网和密集河塘形成了河道与街巷并行的双棋盘式结构,并将全市划分成许多“前街后河”或与河道相结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干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但库区次级河流水质却逐渐变差,生态破坏逐年严重.本文以重庆北部新区跳墩河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为例,通过现状调研及结合GIS水文结构分析,旨在理解现状水文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流域健康的水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规划区生态系统设计、地形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面源污染控制设计、植被设计、岸线设计等为规划内容,以达到水资源净化、栖息地维育、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河岸线改
本文通过对庐江岗湾老街进行实地调研总结皖中建筑的特点.寻求其不同于徽州建筑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杭州清河坊,成都宽窄巷,福州三坊七巷的实地调研总结探求皖中建筑空间的创造再生手法.从传统到现代的建筑演变和设计探索中民族形式贯穿始终。设计思想是提取传统元素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然而这些都是更多地注重了表层形态,没有上升到空间层面。作为建筑师更应该关注的是空间而不是形式,尤其是对于老建筑的更新设计。因为老建筑
我国城市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建设开发的过程中老城区的景观面貌难免遭到破坏,如何恢复和重建具有视觉形态、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三重效益的城市景观,在更新城市景观的同时使景观再生是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基于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从城市景观更新的角度,探求城市景观有机更新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并以广东顺德伦教滨水景观改造为例,提出具体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