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醛树脂基泡沫炭前驱体的液相低压制备及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高残炭率的酚醛树脂泡沫体是制备高性能泡沫炭的前驱体之一。本文以热塑性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液相低压发泡方法制备得泡沫炭前驱体。用扫描电镜、自动压汞仪、激光脉冲导热仪对泡沫体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得的泡沫炭前驱体结构致密,孔径尺寸微小,分布均匀和导热系数低,是进一步炭化制备高性能隔热泡沫炭的理想泡沫前驱体。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电子束扫描的CRT电视显像管和像素寻址的LCD,PDP,DLP和LCoS等固有分辨力显示器,分析了它们显示数字电视图像的区别,重点研讨了固有分辨力显示器像素阵列、同心度、重显率和图像格式变换对重显图像清晰度的影响,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提出了改善数字电视图像清晰度的建议.
采用国产商用超级电容器活性炭,制备了双电层电容器,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活性炭电极在不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电容依碱、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溶液顺序递减,依铵盐、钠盐、钾盐顺序递增;电容特性和循环性能氯化物和硝酸盐溶液中较差,硫酸盐和碱溶液中较好,但硫酸盐溶解度小,比电容不大。KOH最佳浓度为6mol/L,国产活性炭在6mol/L KOH溶液中比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碳黑(Super P简称SP)的复合物(CNTSP)、 MWCNTs和SP分别作为改性天然石墨微球(MGS)的导电剂,考察了它们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P作负极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最好,其次是MWCNTs作为负极导电剂的电池,再次为SP作为负极导电剂的电池。测试过程中电池内阻变化表明,CNTSP作导电剂的电池内阻变化幅度最小,SP作为负
采用浓硫酸氧化及氢气还原的处理方法对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进行改性。以具有不同表面官能团含量的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3mol/L KOH作为电解液,考察电容器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应用包含扩散动力学及电子传递控制的等效电路阻抗模型对实验阻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电极的极化电阻及孔内离子扩散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增加,电极的极化电阻增加,同时孔内离子扩散系数显著增加,电极的总
本文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前驱体,采用NaOH化学活化制备出兼有高比表面积和发达的中孔结构的活性炭纤维,并评价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碱炭比为4:1、600℃活化1h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达3291m2·g-1,总孔容2.162m3·g-1,中孔率66.7%。该活性炭纤维在有机电解液1mol·L-1Et4NBF4/PC中的比电容为199F·g-1,模拟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可达3
以金属盐溶液为放电介质,石墨做电极,成功地制备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和均匀分散纳米金属微粒的纳米碳颗粒。考察了不同金属盐溶液(NiCl2, CoCl2,FeCl3)及其浓度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盐溶液的种类和浓度极大的影响产物的形貌和结构,制得的纳米炭材料有碳颗粒和CNTs
报道了一种以熔融盐作为反应介质,在炭纤维表面涂覆TaC涂层的新方法,并采用XRD和SEM/EDX对炭纤维涂层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用TGA对原炭纤维和涂层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3h时可以在炭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完整、致密的TaC涂层,涂层厚度在200nm左右。和原炭纤维相比,涂层炭纤维的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
本文以针刺网胎无纬布交替叠层准三维结构为预制体,采用热梯度CVI和树脂压力浸渍-炭化(PIC)混合致密方法得到不同密度的炭/炭复合材料,研究了密度和热处理温度对炭/炭复合材料弯曲和压缩性能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增大材料的密度可以提高材料的弯曲和压缩性能,密度使破坏机理发生改变,密度较低时,弯曲破坏方式为"假塑性"的分层破坏模式,压缩破坏为压溃式破坏;高密度的试样,弯曲破坏为拉应力或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骨料炭、中间相沥青作粘结剂、以及Si、Ti为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重结晶掺杂石墨。考察了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度对材料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度增大,最终材料的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都逐渐增大。当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度为246μm时,其室温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654W/m·K和413mm2/s;而当天然鳞片石墨的平均粒度超过246μm时
本文采用萘系中间相沥青制备炭纤维,研究主要针对沥青不同组分的反应性和沥青纤维的断面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通过热重(TG)、差热分析(DSC)等手段对萘系中间相沥青及不同抽提残留组分的氧化、碳化规律进行了考察,发现对于沥青中不同组分,吡啶不溶组分(PI)碳化后的残碳率最高,并且仍然具有较高的氧化反应活性,同时PI组分在抽提过程中形成的的结构有利于氧元素的扩散,因此能够快速均一的氧化;利用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