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克(1%联苯苄唑乳膏)体内外药效学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e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真菌感染为皮肤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美克(1%联苯苄唑乳膏)为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每日仅需外用1次,具有使用方便,见效快等优点,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此类疾病的外用药。本文对美克(1%联苯苄唑乳膏)体内外药效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结果。
其他文献
目前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也渐渐升高。本文介绍了一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探讨了深部真菌病的诊治理念。
目的: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学分析来研究中国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在变种水平的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84株新生隐球菌不同变种标准株及临床株的ITS片断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CLUSTAL,W1.83软件多重比对分析序列的差别,MEGA3.1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学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中国新生隐球菌临床株以grubii变种
白内障术后合并感染严重威胁视力的恢复,发病率为0.07%-0.5%。本文介绍了一例真菌性眼内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浅谈诊断和治疗方法,阐述了取得的临床疗效。
为了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居民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以及致病菌菌种的分布情况,探索真菌病的相关因素,本文对江西省农村地区居民进行了浅部真菌病的现场调查,并对致病菌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目的:报道1例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方法:经组织真菌培养和病理诊断为皮肤毛霉菌病。结果:患者女56岁, 右上肢发丘疹、斑块伴痒8年,渐发展至肩背部1年,于2007.7收入院诊治,诊断为原发性皮肤毛霉病,予以伊曲康唑胶囊0.3/天,口服一月,皮损明显好转。无不良反应。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有效。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由季也蒙念珠菌引起的皮肤肉芽肿。病史及方法:患者44岁女性,因左手背外伤后起结节14月就诊,取病变组织做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根据培养菌落形态、镜下特征、API-20C AUX鉴定系统、显色培养基和核糖体DNA测序确定致病菌种,RAPD分析基因型。病理切片经HE染色,氯胺银和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真菌在组织中的形态。对致病菌进行体外药敏和胞外酶活性分析。结果:病变组织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和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面部难辨认癣。患者为青年女性,因烫伤后右眼上方出现浸润性斑块2月就诊。初诊时考虑为1.sweet? 2深部真菌感染? 3分枝杆菌病? 经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确诊为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予斯皮仁偌胶囊口服、外用特比萘芬乳膏一周后痊愈。
目的:报告国内首例多育赛多孢子菌致鼻窦炎,并探讨其致病菌的实验室特征。方法:临床特征观察、真菌检查、分离菌株β-球蛋白、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该病例表现为鼻塞、反复流脓鼻涕,抗生素治疗无效。菌落生长快,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一周菌落为橄榄绿色逐渐变深绿色、网状气生菌丝。小培养,花瓶状产孢细胞菌沿丝生长,分生孢子椭圆形。β-球蛋白、rDNA ITS间区序列测定,结果在基因库核酸序列同
联苯苄唑是一种咪唑类的广谱抗真菌剂,常用于各种浅部真菌感染的局部治疗。本文应用1%联苯苄唑乳膏(商品名美克)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并与联用伊曲康唑进行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炉甘石洗剂联合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疗效。方法:13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采用抛硬币方法分治疗组、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采用制霉菌素炉甘石洗剂外涂,口服氟康唑150mg,每周一次。对照组只口服氟康唑150mg,服法同前,疗程均为2周。结果:痊愈率、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94。12%、98。53%和76。47%、88。24%.结论:制霉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