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平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风险和来源研究

来源 :第二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会2012年首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yuqi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24个黄淮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样品中7种重金属(As、Cd、Cr、Hg、Ni、Pb和Zn)浓度进行了调查,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7,0.17,79.0, 0.04,35.3,25.3,73.8 mg/kg.与黄淮平原的土壤背景值相比,调查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低污染水平,这与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的结果一致.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除Cd和Hg的污染存在中等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外,其他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淮平原的农田土壤中Cr、Ni和Zn主要来自于工业烟尘沉降和煤燃烧排放,As、Cd和Pb主要来自于磷肥和有机肥的大量施用,而Hg可能来自于母质淋溶。
其他文献
  对Sn-0.75Cu、Sn-3.SAg-0.75Cu、Sn-37Pb焊料及接头在模拟土壤NaCl-Na2SO4混合溶液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行为进行研究,并与3.5%NaCl溶液中的浸出行为对比.结果表明,Sn-0.75C
  从广州某养殖场废水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四环素多重抗生素抗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通过测量含Cu2+浓度分别为0、0.1、2、10、50、100mg/L的固体
  本文研制了一种太阳能与热泵结合污泥干化工艺,采用太阳能、地热能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同时利用自动化温室及先进的污泥自动化输送、摊铺、翻抛移动及收料系统,实现了无污染
  本文将壳聚糖粉末及对壳聚糖珠粒进行双DTC交联改性,考察了改性后的产物对多种金属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对混合体系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及在络合剂存在的条件吸附剂的吸附
  采用浸渍沉淀相分离法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吸附膜。通过SEM表征证实,此法制得的膜表面粗糙多孔,是一种疏松结构,对Cd2+的吸附效果大大高于流延法制得的光滑致密膜。对
  针对我国油田废水处理面临的问题,本文采用陶瓷膜处理技术对一级砂滤出水和核桃壳过滤器出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排放指标。
  通过底泥交换态重金属和砷含量的分析以及毒性浸出测试,考察了磷酸氢二铵和碳酸钙对底泥中重金属和砷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磷酸氢二铵使底泥pH值逐步降低,添加碳酸钙
  本文将天然玉米淀粉、酶解淀粉及介孔淀粉进行DTC改性,考察了改性后产物对五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对重金属离子混合体系的竞争吸附,络合剂的存在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柱浸试验优化了铬渣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土壤的粒径、喷淋强度、初始Cr(Ⅵ)浓度以及修复工艺制度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最
  应用生物早期预警系统(BIO-SENSOR 7008),以斑马鱼为传感生物,在三峡水库水体距大坝15kin太平溪库湾进行了为期56天的在线监测和预警试验。预警结果表明,在持续监测56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