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BMP8B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来源 :第二届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分会八届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形态发生蛋白8B是一种信号传导分子,它在骨代谢、调节机体产热及维持机体能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说明BMP8B可以作为调节生长发育的候选基因.为了探究BMP8B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首先利用396头秦川牛的DNA构建混合DNA池,进行多态扫描.结果扫描发现5个SNP(g.-242C>T,g.2164C>T,g.2639T>C,g.2900C>G和g.10817C>T)).然后利用forced PCR-RFLP技术对每头秦川牛进行分型,并与4个生长性状(体重、体长、胸围、坐骨端宽)进行关联.结果显示,SNP1,2,和3对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6个组合单倍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BMP8B基因参与了秦川牛生产发育的调节,同时3个SNP可以作为秦川牛早期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其他文献
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针对国内许多地方在黄牛改良和肉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工作缺陷,文章在客观评价中国黄牛资源和肉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认为必须处理好保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的关系,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环节管理,加速肉牛遗传改良进
牛是进化生物学及遗传育种的重要素材之一.牛亚科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牛亚科物种的起源、种间杂交及群体皱缩等作全面地回顾,指出分布于亚洲的大额牛曾经受了来自于家养牛(普通牛与瘤牛)的基因渐渗,这也与大额牛与黄牛混牧于野外有关,相互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这也得到近期大额牛与云南黄牛圈舍混养本交试验及冷配改良的验证,而且受胎率还颇高。大额牛栖息地及群体数量的皱缩,大额牛与家养牛容易杂交繁殖带
奶牛养殖已经进入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时代,但是目前有关指导规模化奶牛场高效饲养和管理的报道甚少,大家依然在凌乱的饲养管理活动中摸索.本文针对奶牛养殖场目前的生产技术管理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构建奶牛场技术管理体系的一些设想,包括饲草饲料供应体系、繁殖育种管理体系、原料奶生产检侧体系、粪污无害化处理体系以及奶牛福利保健体系五大体系,指出技术管理体系和制度措施一旦确定,关键的因素就要看管理层的
本文在分析2012年陕西省肉牛产业总体发展状况以及肉牛生产概况和肉牛产业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认为其产业形势不容乐观,并分别从省级和地县方面提出了扶持政策,指出发展肉牛产业应当注意重点发展农区养牛,要分散饲养与集中肥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杂交优势,对现有杂交组合效果进行筛选,找出最佳模式,然后再针对性、有计划地在秦川牛非保种区的黄牛繁育上予以推广,并坚持长期不变,尽快建立基础母牛保护区,从而促进陕西省肉牛
本文在分析河南省肉牛生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指出其行业存在养殖户减少,肉牛数量下降,母牛数量持续减少,发展肉牛产业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生产不完善等问题,指出河南省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要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切实保护母牛,注重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更多肉牛生产大县,加强基层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培育各具特色的全产业链肉牛企业和牛肉文化,可以打造几家以夏南牛、南阳
云南省山地资源优势明显,发展山地肉牛养殖将会大力促进云南肉牛业的发展.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强化专门化肉牛养殖理念、利用好改造好优良的种质资源、建立适合山区的肉牛养殖条块、引入肉牛规范化养殖程序、完善活牛或产品的流通通路等对策和建议.并提出虽然小型的分散饲养方式与现代畜牧业的理念相矛盾,但是鉴于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中的一些制约条件,提出小规模,按标准即“小而全、小而精”的因地制宜肉牛发展方式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而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则是粗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粗饲料中的这些碳水化合物并不能直接被反刍动物所利用,他们要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反刍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而利用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在瘤胃中被降解的程度.参考已有的研究结果作综述,分别从饲料纤维物质对反刍动物生产机能的影响、考量指标和影响瘤胃降解的因素三个方面对反刍动物
选择健康的6月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秦川公牛、秦川阉牛、秦川母牛),荷斯坦公牛、阉牛(分别简称奶牛公牛、奶牛阉牛),荷斯坦牛与秦川肉牛新品系杂交后代公牛、阉牛、母牛(分别简称奶秦杂公牛、奶秦杂阉牛、奶秦杂母牛)各5头,共8组,进行了18个月的标准化育肥,测定7~24月龄的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至24月龄屠宰与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指标.结果表明:各
牛与中国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发展是与牛分不开.本文首先论述了人牛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从社会政治、信仰崇拜以及文学艺术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牛文化的发生与发展.牛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伙伴又是神明,更重要的是牛象征着勤勉敦厚、开拓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牛的文化内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并要代代相传的民族特色。
本研究实际跟踪测定云南省朗目山肉牛中心64头BMY母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体重生长曲线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合的模拟方程为y=72.742x0.4503,决定系数为0.9788;对BMY母牛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速度进行研究发现,12月龄之前的体重体尺生长速度均增快,在12月龄之后增加速度均减慢.提示BMY母牛早期生长强度明显高于后期,随着月龄的增加,生长强度逐渐降低;体重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一直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