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环类芴核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非富勒烯梯形受体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设计合成了三个芴核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FTIC-C8C6、FTIC-C6C6 和FTIC-C6C8,通过微调烷基链的长短实现了对小分子的溶解性、能级和活性层相貌的调控。
其他文献
The target nucleus IDTT-th-Cl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side chain of halogenated thiophene,and the target molecule ITIC-th-Cl was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 of synthesizing ITIC molecule reported by Dr
本文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胺]-9,9-螺双芴spiro-OMeTAD和P3HT 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合成新型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2,6-双三苯胺-4,8-双(苯乙基-氧)苯并[1,2-B:4,5-B]二噻吩,2,6-双三苯胺-4,8-双(对甲氧基-苯基-氧)苯并[1,2-B:4,5-B]二噻吩。
向给受体两元共混体系添加第三种光电材料构建三元体系光伏电池是拓宽活性层光吸收窗口,提高光伏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第三组分则需要根据三元体系光伏电池的光物理过程分布在活性层特定位置。
本文主要研究HDPE/炭黑/石墨的三元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PTC 效应。首先通过研究HDPE/炭黑二元体系的温度-电导率变化曲线,验证复合材料的PTC 效应。
聚吡咯(PPY)导电纳米管因其自身较好的导电性、较低的堆积密度、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氧化/还原性能,在超级电容器、二次电池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光探测器在图像感测、通讯、环境监测以及化学生物传感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巨大。金属纳米粒子由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存在,在金属表面上电磁场的增强通常导致光吸收的增加。本研究中,将尺寸可控的银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棒分别引入聚合物的光探测器中,这些杂化的器件在相应的等离子体共振波长范围内展现出明显的光电流增加,并最终导致响应度和探测率的增加。
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和微相分离行为对器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分子排列调控和机理研究非常重要。我们利用了原位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掠入射广角X 射线衍射实时探测了PFO-b-P3HT 薄膜中的相态转变以及微相分离形态结构。
我们通过简单的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带有离子化端基的新型苝酰亚胺类材料PDI-N3Br,将其应用于基于PBTIBDTT 和PC71BM 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溶胶法制备的氧化锌层共同作为电子传输层。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以其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溶液加工、材料来源广泛、便于制作柔性薄膜器件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015 年,本课题组通过将氧原子引入芴中高产率的合成了二苯并吡喃(DBP)的给体单元,并设计了两种D-A 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
聚集诱导发光(AIE,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是指一类非平面的分子在其良溶剂中不发光或发光微弱而聚集后或固态下荧光显著增强的现象。自从2001 年Tang 课题组发现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多个聚集发光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细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