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分析模型及计算

来源 :第六届全国地震工程学会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大型电力网络系统的抗震可靠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按其结构特点分为系统元件、系统单元(子结构)和整个系统3个层次.对于基本元件层次,采用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子结构层次,根据其子系统的特点,建立串并联系统模型;在系统单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对整体电力系统的抗震可靠性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赋权网络模型进行整个电力网络系统抗震可靠性的计算,提出了系统简化的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方法.本研究针对某大型电力网络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1999年土耳其地震和中国台湾集集地震近场地面运动的某些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加速度和速度峰值的衰减规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集集地震中地震动峰值的衰减曲线;文中对中国台湾集集地震不同场地条件下加速度反应谱的统计平均和水平向反应谱与竖向反应谱比值的统计平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加速度时程的随机特征,发现了强地面运动的某种超随机特性,并从样本和集系两个角度分析了地震动的相关函数.
本文在分析结构力学特性和外部输入特性的基础上,对竖向基础隔震体系和竖向TMD体系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两种减震体系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大部分结构竖向震动周期与竖向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一致,如果竖向地震强度较大,结构的竖向震动比较显著;采用竖向隔震体系的困难在于,不易实现保持支承元件足够刚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大幅提高竖向隔震名义周期,避开竖向地震卓越周期.选用未经合理设计的隔震层可能放大
本文介绍了1995年1月日本阪神地震所造成的震害情况,这次震害对包括铁路高架桥在内的土木设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通过借鉴日本在震后对各行业的抗震设计标准的修订内容和方法,仅对新铁路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做简要介绍,以期能对我国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有所借鉴.
为了突破目前地震地表破裂数值模拟与实际覆盖土层破裂的本质相差甚远的困难局面,本文借助Hill提出的材料分叉原理,用声学张量检测剪切带萌生的条件,剪切带出现后,在连续位移场中引入间断位移,由此引起的局部应变增强部分凝聚到材料之中,得到标准的Galerkin近似格式.在对剪切带内土层损伤描述的基础上,应用塑性一致性条件和检测到的剪切带出现的位置、方向来模拟地震地表破裂过程,讨论了基岩错动导致覆盖土层地
本文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剪力墙,对不同暗支撑倾角、不同暗支撑配筋比的低剪力墙,以及不同形式的带暗支撑有边框低矮和中高剪力墙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提出了供抗震设计参考的建议.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SMA)丝超弹性阻尼的耗能原理,详细讨论和强调了预变形对提高SMA丝超弹性耗能能力的重要性,设计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振动控制的SMA阻尼器,并将该种阻尼器安装在2层框架结构模型上,进行了框架结构振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阻尼器的耗能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提高框架结构的振动衰减速率.
基于振型叠加法,本文计算了合肥电视塔在地震作用下各个振型上的时程反应,分析了高振型对合肥电视塔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
本文在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分析和设计中总需要将记录到的真实地震动作为一种典型而重要的地震荷载,施加到结构上,观测结构的反应乃至破坏的性态,并以此作为抗震分析或设计的一种依据.如何合理选择真实的地震动记录作为研究结构地震反应的输入,一直是国内外抗震研究和设计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概念,然后在收集到的国内外5000余条被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地震动记录的基础上,利用综合估计地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WebGIS技术的特点与发展,分析了现有的、基于GIS的防震减灾系统的不足,讨论了创建更合理的防震减灾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防震减灾模型.同时,采用ArcIMS软件,探讨了该系统的组建模型及其应用的可行性.
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的地震可靠度分析的本质,是网络系统的可靠度计算问题.迄今,实际工程分析中,存在两个关键的科学难题:系统可靠度分析的NP难题和多失效模式联合概率的计算难题.针对前一问题,本文提出递推分解算法,避开NP难题,降低系统可靠度计算的复杂性,保证复杂系统可靠度的可计算性;针对后一问题,根据相关失效的不同情况,分别将改进的Torrieri算法和改进的多维正态变量积分公式,引入递推分解算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