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wai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为一类能引起禽类大肠杆菌病的革兰氏阴性菌,是禽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重要组成成分,其组成包括类脂A、核心多糖和O抗原.O抗原是革兰氏阴性菌血清分型的重要依据且在其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抗原的合成是一个多酶参与的过程:包括用于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
【出 处】
:
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wai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为一类能引起禽类大肠杆菌病的革兰氏阴性菌,是禽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外膜重要组成成分,其组成包括类脂A、核心多糖和O抗原.O抗原是革兰氏阴性菌血清分型的重要依据且在其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O抗原的合成是一个多酶参与的过程:包括用于O抗原侧链合成的聚合酶Wzy;将O抗原连接到类脂A的连接酶Waal以及O抗原翻转酶Wzx;O抗原的链长调节子Wzz等[2].
研究表明,Wzz参与多种细菌的LPS合成,并对细菌的致病性具有调控作用。在APEC中,存在Wzz蛋白超家族基因wzzE,目前尚未开展该基因对APEC的IPS合成及致病作用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APECDE17株的wzzE缺失株,研究wzzE对APEC LPS合成以及生物学特性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泰山松花粉多糖和乳酸杆菌对禽波氏杆菌OMP亚单位疫苗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采用改进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泰山松花粉粗多糖,并制备禽波氏杆菌OMP亚单位疫苗.取1日龄SPF雏鸡300只,随机分为6组,Ⅰ~Ⅴ组分别免疫含有松花粉多糖100mg/ml的禽波氏杆菌OMP亚单位疫苗,Ⅵ组只免疫禽波氏杆菌OMP亚单位疫苗,Ⅰ、Ⅱ组在前两周分别口服高、低剂量的乳酸杆菌活菌菌液lml,Ⅲ、Ⅳ分别口服高、低剂量的乳酸
1966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最早从火鸡体内被分离到[1],之后该亚型病毒广泛传播,1994年在我国鸡群中被首次发现并报道[2].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具低致病性,易引起宿主的继发感染,降低鸡群产蛋量,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同时,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猪等哺乳动物,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加强对该亚型病毒的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2013~2015年,本实验室在华东部分地
我国家禽中同时存在Clade 2.3.2.Clade 2.3.4和Clade 7三个分支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其中,Clade 2.3.4分支病毒是引起人类感染发病的主要分支病毒,其对小鼠呈现高致病性,而Clade 7分支病毒对小鼠无致病性.为了揭示不同分支H5N1亚型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性存在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以对小鼠呈低致病性的Clade 7.2分支H5N1亚型流感病毒SY08作为骨架,替
TLRs与RIG-I都是十分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水禽对于禽流感病毒的携带与传播,有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H9N2 AIV感染雏鹅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TLR7、TLR21、RIG-I、OAS、PKR、MX的转录水平变化,旨在探索鹅对H9N2 AIV的抗病毒分子免疫.结果表明,当宿主受到H9N2 AIV刺激后,机体TLR7及RIG-Ⅰ两种能够特异性识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杀淋巴细胞性的疾病.不同基因型临床分离株对本地商品鸡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厘清基因变化与流行株重要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为IBD新疫苗研制提供依据.本研究将4个具有不同VP1-b
坦布苏病毒(TMUV)最早分离于马来西亚蚊子中,随后在2002年泰国鸭血清中同样分离到该病毒,但当时均未见其对人和动物存在致病性。然而,自2010年以来,TMUV感染却成为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序列分析显示,我国鸭源TMUV与早期蚊源毒株具有较大的基因序列差异。由此可见,TMUV的基因变异可能是其致病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以TMUV PS株为材料,构建全长感染性克隆,以便为深入研
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V)是2010年开始在我国流行,引起产蛋鸭产蛋骤降的新发病毒,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测定麻鸭感染ATV后各组织脏器中干扰素(IFN-α和IFN-γ)和RIG-1样受体(RIG-1和MDA-5)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鸭感染ATV后,两种RIG-1样受体在7种脏器
干扰素诱导跨膜转运蛋白(interferon-inducible trans-membrane proteins,IFITMs)是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一种跨膜蛋白.研究发现,人类的IFITMs包括IFITM1、IFITM2、IFITM3、IFITM5和IFITM10.其中,IFITM1对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等多种重要病原的早期复制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鹅是禽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的自然
Viperin基因是一种主要由干扰素等诱导产生的小分子,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为了探究viperin在正常及某些刺激剂作用下的分布情况和表达量变化,本实验选取了正常两周龄及成年鹅以了解其组织分布谱并以包括病毒(H9N2 AIV、TMUV)和TLRs激动剂(LPS、poly(I:C)、R848和ODN)刺激,了解其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两周龄及成年鹅血中,viperin表达量远远高于
与其他病毒蛋白酶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编码的病毒蛋白酶VP4能在感染细胞时形成独特的管状结构,但目前对这种结构的形成机理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了解甚少.本研究表明,VP4能在IBDV感染的不同细胞中组装形成管状结构,动态分析显示,VP4的组装开始于IBDV感染早期,然后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和核内逐渐聚集成更大的结构.VP4的这种细胞内聚集与宿主细胞骨架,细胞内关键的细胞器以及IBDV编码的其他病毒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