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pilon骨折25例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07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25例胫腓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32-65岁(平均34.3±12.9岁).骨折根据AO分型:其中A1型6例,A2型4例,B1型12例,C1型3例.所有病例采取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所有25例采取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腓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中:其中24例骨折患者获得骨性愈合,1例患者骨愈合延迟,随访7月后摄片见骨折愈合.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或开裂,无小腿皮肤软组织并发症等出现.所有患者参照Baird等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优9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为92%.结论:前外侧单切口入路使胫骨和腓骨远端暴露清晰,可同时进行胫骨和腓骨远端pilon骨折的钢板内固定,对骨折处的软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伤口裂开、伤口周围皮肤坏死、感染、胫骨远端pilon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pilon骨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通过破骨细胞对旧骨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新骨形成,骨组织发生空间形态的改变,这种新骨替代旧骨的过程称为骨改建。骨质疏松症和许多病变中骨改建率增加,但新骨形成不足,骨量减少,骨折几率增加。骨吸收依赖于被称为RANKL的细胞因
骨盆是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连接而成的一个环状结构,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桥梁,其损伤对患者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高能量或低能量损伤都可以造成骨盆骨折。骨盆骨折可以导致明显的内出血和盆腔脏器的损伤。骨盆骨折的病人常常需要特殊护理;由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骨盆骨折可能伴有多发损伤,而低能量损伤(如跌倒、摔倒),可能伴有较多的合并症。护理在这些病人的病情评估和观察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患者需要马上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关节软骨损伤主要由于机械和生物因素的相互影响而形成,但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关节软骨损伤可以分为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和全层厚度的关节软骨缺损。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是指损伤尚未达到软骨钙化层,软骨细胞的轻微增加,合成软骨基质能力提高,进行有限的修复。全层厚度的关节软骨缺损深达软骨钙化层,破坏了软骨下骨,使缺损部位与软骨下骨健相通,具有分化潜能的骨位干细胞可以进人缺损区,分化为软骨细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现代临床西药治疗RA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药物,总体上治愈率低,副作用大。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各项研究表明雷公藤能使RA患者展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疼痛数均有所减
颈背部肌筋膜炎是因感受风寒湿邪,外伤或慢性劳损而使颈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局部微循环障碍以及纤维性变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肩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有的可以在肩胛骨内上角肩胛提肌止点,以及肩胛骨下窝可触及”激痛点”;其次是体虚劳损风寒湿和肌肉痉挛,身体受到风寒湿的影响,温度突降,体表血管收缩,肌肉痉挛,长期积累会产生大量有害代谢产物,刺激
笔者科室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0例60指断肢再植患者,临床观察再植成活率较前显著提高,手指功能恢复良好。具体做法为:在术前进行嘱咐,进行情志护理;术后进行体位护理,观察血循环,预防护理血管危象和疼痛,避免寒冷刺激;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期的护理。
郑氏七厘散为笔者医院已故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经验方其由血竭、儿茶、红花、乳香、没药、朱砂等药物组成,功用为活血散瘀,开窍镇痛。散瘀止痛效佳。而七厘散始载于清代医家谢元庆所编《良方集腋》,载其”诚急救之神方,济世之宝筏焉”。作为今日《药典》中常见的外治方,功用为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外敷止血生肌。郑氏七厘散与《良方集腋》七厘散组方基本相同,独少冰片一味药。二者临床运用于跌打损伤,瘀痛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均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行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的37例老年患者行回顾性研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比较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状况、采用手术前后采用UCLA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以VAS评分分析患者对手术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37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2-35个月).截至最后一次随
会议